第114章 秦州五百士兵到达(第2页)
“好了,来的人太多,有你忙乱的。去吧!”李三一开始下逐客令了,似乎并不想让赵智继续逗留。
赵智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第三日清晨,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大地上,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了一丝暖意。营门口的值班小旗匆匆跑来,向李三一报告:“大人,秦州大营来人了。”
李三一闻言,眉头微微一皱,随即吩咐道:“让他们带队到营区操场。”
小旗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一队人马便来到了操场。李三一随即又命令亲卫将赵东初、董全勇、长史赵智以及麻伟等非执勤人员都召集到操场集合。
一刻钟后,人员到齐。点将台上,李三一稳稳地站在中央,他的左右和身后各站着一人,分别是赵东初、董全勇和麻伟。
李三一环顾四周,看着眼前整齐排列的队伍,朗声道:“我是胭脂城府兵营守备千户李三一,欢迎你们的到来。这里是战争的最前线,希望大家都能打起精神,全力以赴!”
李三一缓缓地扫视着下方的人群,他的目光如鹰般锐利,仿佛能够穿透每个人的内心。然后,他用低沉而有力的声音继续说道:
“我要强调几件重要的事情,希望每个人都能将它们深深地铭刻在心中。”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让自己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接着说道:
“第一,任何人如果胆敢当逃兵,无论他来自何处,无论是普通士兵还是百夫长,都将被处以杖毙之刑。”
他的声音冷酷而决绝,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怜悯。
“第二,对于那些不服从命令的人,同样会受到杖毙惩罚。”
他的话语如同一道惊雷,在人群中引起一阵骚动。
“第三,绝对不允许克扣粮饷。一旦发现这种行为,并且经过核实,涉事者杖毙。”
他的目光如炬,似乎能洞悉每个人的心思。
“第四,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全天保持战备状态。只有立下战功,才能获得晋升的机会;而那些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人,将被供奉在忠魂院中,享受世代的香火。”
他的声音在空气中激荡,激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豪情壮志。
“希望每个人都能牢记自己的铁血使命,成为一名真正的将军!”
他的最后一句话如同洪钟一般,在全场引起了雷鸣般的回应:
“使命!使命!使命!”
这呼声如同汹涌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响彻寰宇,久久回荡。
“长史、麻伟。”李三一高声喊道。
“到!”两人齐声应道,声音响亮而坚定。
“立刻去分配队伍,开始训练!”李三一命令道。
“是!”长史和麻伟毫不犹豫地领命而去。
大武六十三年十二月初九,寒风凛冽,大雪纷飞。
看着外面的景象,李三一想着男爵府那边建设的如何?正在思考。
出去侦查的亲卫队总旗杨卫青终于回来了,他的身上沾满了雪花,显得有些狼狈。
“少爷,这十五个土匪的情况已经侦查清楚了,和情报上所说的差不多。”杨卫青一进院子,便迫不及待地向李三一汇报。
李三一坐在椅子上,微微眯起眼睛,仔细听着杨卫青的汇报。杨卫青将侦查到的情况一一道来,包括土匪的人数、武器装备、营地位置等等。
待杨卫青汇报完毕,李三一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递给杨卫青。
“你带着这封信,去家兵基地,找秦怀玉统领。他会根据信中的指示安排好一切。你也跟着一起去吧。”李三一说道。
杨卫青接过信封,小心翼翼地收好,然后应道:“是,少爷。”
李三一看了看杨卫青,见他没有其他问题,便挥挥手让他退下。杨卫青转身离开小院,脚步匆匆,显然是急着去完成任务。
李三一早已提前安排好了一切。这封信里主要交待了一些重要事项:所有缴获的金银、耕牛都要送至双河镇的管家处;马匹、皮甲、盔甲则首先满足家兵基地和男爵府护卫的需要;对于俘虏,如果有合适的人选,就补充到家兵基地;至于人质、珠宝、粮食等其他家兵基地不需要的战利品,则留下一个小旗的兵力负责看守,随后会有人持管家令牌和暗号前来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