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李府藏书阁(第2页)
秦淑兰抿嘴一下道:“小女子不才,写了少爷的悯农。”
“哈哈哈,还是淑兰大气,我就这写不出这字来。“
“主要是少爷的诗做的好。
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曾几何时,懵懵懂懂的我并不知晓种田之艰辛,直至随少爷外出游历了这一遭,才令我深切地体悟到其中的不易。看着那广袤无垠的田野、辛勤耕耘的农夫们,以及他们被汗水浸湿的衣衫和粗糙的双手,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如今我方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往后定当加倍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秦淑兰微微颔首,轻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并由衷地发出这般感叹。
“淑兰啊,切莫如此妄自菲薄。世间众人皆肩负着各自独特的使命,各司其职罢了。于你而言,安心做好李府的当家女人,为李家开枝散叶、孕育子嗣,使得李府家族繁荣昌盛,此等便是大功一件呐。而那些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不辞辛劳地耕种劳作,只为收获那一份微薄的收成以养家糊口;至于我嘛,则需尽量减少向他们收取的田租,好让这些朴实的人们能够维持生计,再给他们一点通过劳动获取勤劳致富的方法,让他们富起来。此外,我的商队还要负责让天南海北的货物得以顺畅流通,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可以说,这普天之下,并无一人是无用之辈呀。”李三一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地安慰着秦淑兰。
听到这番话,秦淑兰不禁掩嘴轻笑起来:“哎呀,还是少爷您能言善辩,说得头头是道。不过经您这么一说,就连我也觉得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之人啦。”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悦耳,在空气中荡漾开来,为这原本略显严肃的氛围增添了几分轻松与欢快。
大厅两侧是一排长桌,五把椅子。再往后就是一排排暖木色书架,每个档口都放几本书籍。偌大一个房间,上千本书,显得有点空旷。不过这才开始,给商队的说说,以后有合适的书都带回来。再加上自己让府里上下着书的奖励,相信,藏书阁会越来越好的。
来到书架旁,看到上面写着“儒家经典、历史,文学、医术、军事、农学、历法、律法、佛教经典、道教典籍、神话故事,其他。”这不知道是谁分类的,也是个人才。
听到李三一与秦淑兰说话,从楼上下来一人,是管家鱼富贵的副手。赶紧行礼道:“小人毛从文,见过少爷、夫人。”
“哈哈哈,从文做的不错,分类做的很好,也很干净。现在藏书阁有多少书?”李三一先肯定了毛从文的工作,再问道。
毛从文听到少爷得肯定,脸上像开开了花一样,平常做事,都是跟在管家屁股后面。这次自己独立做事还被少爷发现,并且表扬一番。激动的道:“少爷,现在有一千三百五十二本,其中一百八十本是今天商队掌柜莫和田亲自送来的,都有登记,您看一下。”说着把手里的本子递给李三一。
随手翻看起来,每种都有登记。“嗯,这样,以后,把每本书,着书人,哪国人,多少页,什么时候写的,都编写一页。还有以后书籍会越来越多。就一个单类汇编一本。再造一个总账。这样刚开始会辛苦一些,以后查询了起来,会方便很多。”
听到少爷李三一得要求,毛从文赶紧记录在随身小本本上,防止忘记。“好的,少爷,我一定会做好的,请少爷、夫人放心。”
“好的,以下是扩写后的内容:
嗯,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明确一下。日后,对于宗教类、诗词歌赋以及各类文学作品等类目,咱们藏书阁里每种只保留一本即可。毕竟这些书籍更多地是供人欣赏和品味,数量无需太多。然而像其他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类别,比如各种技术方面的书籍、历史研究资料、地质勘察成果以及地理相关的着作等等,则可以适量多存放几本,大概三到五本吧。当然啦,无论是哪一类书籍,都绝对不允许被带出藏书阁哦!这一点一定要严格遵守。另外,还要特别留意防火安全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最后呢,关于那些技术类的书籍,尽量能额外准备出一本另行保存起来,至于具体放在何处嘛,可以让管家鱼富贵去寻找合适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