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第2页)

 而对于温长宁话语中的冒犯,他已经生不起气了。

 在不说话就会陷入寂静的氛围中温长宁随手捞过一盏烛台,吹灭火芯。

 他从没有在皇帝面前这么放松过,抱着随便吧尽力就行的心态,将手中的烛台当做当年的那把剪子,平稳的往下“捅”,皇帝眼珠子紧紧追随着他的动作。

 温长宁一边比划着动作,一边说:“当年那个大太监用一把剪子捅破了先帝的胸膛,就像这样。”

 这件事差不多也是个秘密,外界朝堂上的众人只知道那个大太监谋害先帝,但是他们不知道真假,因为是楚桓的“一面之词”。

 不知道有多少人认定是楚桓亲手杀了他父皇。

 温长宁:“那个太监是不是说想投靠陛下,所以为陛下杀了先帝?”

 皇帝面无表情看着他,没有说话。

 温长宁缓缓露出微笑,“可惜呐……陛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皇帝攥紧了拳头,死死盯着面前这个人。

 瞒了这么多年的真相,此时此刻温长宁终于可以“一吐为快”,皇帝看他,他也不躲避视线。

 两个三观不同的人就这么直视着对方,那么近,那么直白,那么不加掩饰,于是皇帝第一次发现温长宁的眼中好像从始至终都没有对他的……畏,在他眼中他好像可以是任何一个身份,大臣、侍卫、太监……

 就在这时温长宁的声音突然响起:“先帝在被捅刀子前已经死了,他念叨着先太子的名字就那么永远地、永远地、永远地睡了过去,当时的他根本就不知道你逼宫了啊。”

 连说三个永远,他一句比一句说的缓慢,像是要让皇帝彻彻底底地明白先帝死了,不是你杀的,你怎么还耿耿于怀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