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论“生不逢时”的歪解(第2页)
“若是哪个古代爱国英雄在国破家亡、情转急下之前死了,我会庆幸,庆幸这位古人不用经历后面的糟心时代。
“若是谁在山河破碎、正值动荡乱世中死去,我就会难过,因为我觉得这些人生不逢时。
“后来长大了,我终于知道生不逢时到底是什么意思了,同时想明白了,自己根本没有资格可怜这些人,我妈说信念强大的人哪怕在黎明之前死去,哪怕不知道会有光明的那一天,tA也一定是怀抱希望赴死的。”
“敬佩即可,不用可叹。”
最后一句是他妈说的,温长宁被自己引用的话给说有理了,暗自点点头。
这边他点头认可自己,另一个听众却变得“呆若木鸡”了。
听完温长宁的这番话,顾长晏险些快忘了呼吸,胸膛里的心脏剧烈跳动。
据他了解生不逢时这个成语,往往被人用在个人身上,可是缘生直接将这个可叹的成语用在了时代和天下人上。
这莫非就是时代的差距?他茫然心想。
格局……大到天了。
可是又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顾长晏仔细想了想,对比了一下,发现自己都快有些想不起来小时候在学什么了。
四书五经?
礼仪道德?
肯定还有缘生口中的“封建思想”。
从小到大都是那些,不过是从简单逐渐变得深奥。
那么多感悟思绪充斥心头,可是因为是温长宁。
所以,最终顾长晏只笑着说出来一句:“缘生还真是一如既往的可爱啊。”
温长宁头顶缓缓冒出一个问号。
“……谢谢夸奖?”
“不客气。”
“……感觉你在阴阳怪气。”
“……”
……
几日后,他们抵达越州城。
“哇——”温长宁仰头打量城墙,应景地感慨了一声。
该说不说,果然不愧是比县高一级的城池——
城更大,人更多。
景色……景色也就那样。
一条贯穿南北城门的大路是石板路,其余都是土路。
城门前,温长宁掏出两人路引等物什,双手递出去,郑重的像是递圣旨。
顾长晏在一旁含笑不语。
守城的士兵看清腰牌时连忙确认:“可是安平县的顾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