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隐身:带歪奸臣之子的那些年绿色发箍
第238章 【你好,注定灭亡的大祈】(第2页)
安平县周边的水泥路已经铺好。
促农业,管商业。
开工坊,当地雇佣关系遍地开花。
推动当地资金流动,盘活阶级。
主打一个不动声色推动资本主义萌芽,成为后世谈起全球历史绕不开的地方。
同时修改当地律法,更加完善和离寡妇财产分割等条例,鼓动女子出门做工等,润雨细无声提高她们地位。
顺带向大众普及一下适当晚婚的好处。
总之,百姓的生活一天天变好。
按照温长宁所说,顾长晏是致力于将安平县打造成大祈第一县城——而这,才是他们的第一步。
同样的,温长宁知道囊括安平县的越州正在顺着历史潮流慢慢从众人口中的所谓“岭南”成为中外贸易的重要枢纽。
他们,只是顺着时代潮流,在领先时代半步发展这里罢了。
对了,还有兴教育。
安平县教育太落后了。
类似于现代一个县城好几年培养不出一个能考清华北大的苗子的那种。
来到这里之前顾长晏看得《地方志》上有一句“安平县,穷山恶水,民风彪悍,百姓不开化”。
所以在推进基层教育之际,县里的书院早已焕然一新。
秀才现在不能奢望,少得可怜,举人更不用说,没有,哈哈才怪,还是有一个的,堪称独苗苗。
童生的话,相对、还算多。
在改进书院教学的同时,学富五车的顾长晏没事时会去当夫子。
那县里唯一一个举子还得到了来自顾县令的开小灶,给这个比顾长晏年纪还大了一轮的人都感动哭了。
顾长晏对此表示:你好好考,否则别说是我教过你。
一个县里,估计任谁都没有想到:文化水平最高的人会是他们的县令。
根据温·饱受现代教育内卷·长宁的指导,顾长晏推陈出新,又开办了不只是为了考科举的学堂。
对此,温长宁表示:感觉像是职业技术学院。
而之前从顾县令第一次去县学里做夫子开始,县里有头有脸的、凡是家里有让子弟读书考科举的人都闭麦了——为非作歹早就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