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不讲武德的偷听(第2页)

 道济的话可以理解为那件隐瞒的事成了白庭玉的心魔。

 白庭玉或许不是真真正正来求一个安心的虔诚信徒,但是真真假假有时候又何须分的清呢?

 道济如同他师父一般认真对待每一个前来慈光寺找寄托的人。

 求佛诉说,慈光寺的和尚们从来不会真正明确回答苦海浮沉着的人们的问题。

 一切,交给自己,才不悔。

 一墙之隔:

 楚桓心底是认同道济说的话的。

 悟云大师更不用说。

 薛衡听不进去。

 心外无物,心即是佛。客观唯心主义。

 只信温长宁的顾长晏不为所动。

 他知道道济说的有道理。

 但是成为顾风起后顾长晏回头再看自己前二十年的人生,不得不说……是有几分矫情在的。

 顾长晏从不吝啬自我批评。

 桎梏他的枷锁如今支离破碎,顾长晏颇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心态。

 似是而非的偈语不再是他想要的了。

 里面的对话还没有结束。

 不过都是一个人在说,另一个人当安静的倾听者。

 白庭玉像被道济的话说服一般,好似在倾诉,声音迷茫又低落:“道济师父……我,不知道怎么办了。”

 “出生在医学世家,有学医天赋,痴迷医术,顺风顺水的长大成人,任谁听了都要说我胎投的不错。可是……长大后我发现大夫不是那么好当的,悬壶济世好难啊,按部就班就好的生活也被我自己过的一塌糊涂……”

 白庭玉在诉说自己的烦恼,他没有对没见过几面的道济说的面面俱到。

 但是这些话怎么听都是年轻人独有的烦恼,关乎理想,关乎家庭。

 青春伤痛文学。

 薛衡听着这些话微微放了一些心,没整幺蛾子就行。

 而因为白庭玉说的这番话,皇帝终于想起来里面的人是自己年轻有为的御医了。

 偷听,不是,倾听自己年轻臣子的琐碎烦恼毕竟是头一次,皇帝心里略感新奇有趣,丝毫没有偷听的羞愧,脚下纹丝不动。

 顾长晏听着听着却慢慢品出了一丝白庭玉的话里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