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它是烫知识(第2页)
温长宁嘴里塞着红豆糕,说不出话来,闻言眨眨眼,点头表示知道了。
顾长晏戴上幂蓠,笑,“再见。”
温长宁也笑,咽下糕点,“等会见。”
顾长晏下楼找到正拨算盘的掌柜,拱手客气道:“李掌柜,楼上我定的那个如意雅间不退,别让人进去打扫了,下午的时候我还会回来。对了,我家的狗还要继续麻烦你们照顾了。”
三闲戏楼不让携带宠物,没办法,顾长晏加钱让小二带去后面照顾了。
李掌柜当然不会和生意过不去,听到这位戴着幂蓠颇为神秘的客人还要包下午的如意雅间,一口答应下来。
交代完,顾长晏去往不远处的书斋。
读书最忌讳的就是闭门造车。
虽说顾长晏有些读书天赋,曾经为春闱而勤勤恳恳的读了许多年的书,也考过一次了,且那次大有希望考中。
但那都已成为过去,时政和朝廷倾向在变,所以温顾二人一拍即合。
海纳百川,融会贯通。
进京城也是为和其余学子交流交流。
和三闲戏楼隔着一条街外不远处有一座名为百花的书斋,不大不小,书还挺多。
顾长晏曾经在京城生活了二十年,都不知道有这家书斋,还是戏楼的掌柜知道他是进京赴考的学子后提了一嘴。
想来以前国子监那些出身不俗的同窗们也不会知道,所以顾长晏倒不怕在这里被人认出身份。
这里的学子大多是外地的寒门子弟,主要是聚在百花书斋交流学习,或高谈阔论,买书都是其次了。
百花书斋的主人很慷慨大方,买书可以,想在这里免费看书也可以。
顾长晏一踏进书斋就听见高声讨论的声音,见几个学子围在一桌前。
好巧不巧,他们在讨论的是辽之灭国一事。
说起这一事,现如今几乎所有的举子皆已经认定今年春闱必会涉及它了,每个参加今年春闱的押的题中都有这个。
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个时政只能说是……太不可思议了。
不考简直没天理了都,这句话是之前顾长晏听一位学子说的,得到了当时在场举子们的“全票通过”。
顾长晏心中同样很认同,不说祈灭辽对大祈的影响,也不说翻遍史书也找不出比这个更震撼的事情,单说这是一件很有利于乾元帝功绩的大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怎么可能不出在考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