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尚未取字(第3页)

 “就是指我们华夏的每一个人,”温长宁没有长篇介绍华夏表字的兴衰发展史,因为那样势必会暴露很多,而是道:

 “我们那里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国家法律规定每个适龄儿童必须上学,这九年的教育是免费且强制的。”

 温长宁轻飘飘的说完,全然不顾听众的感受。

 招澜不禁咋舌,“这这这也太……”

 后面的话招澜怎么也吐不出,他想说这也太不真实了,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顾长晏从听完就愣住了,他隐隐感觉有哪里不对,但转瞬即逝,摸不透抓不住,只余感官上的震撼。

 如果温长宁说的是真的,那么他原先所生活的地方必定是个盛世。

 不,也许在盛世之上,因为就他所知,没有哪一个朝代的太平盛世有温长宁口中所说的景象。

 顾长晏笑:“我还真想见见你的家乡。”

 招澜又问:“对了,你刚刚说你是大夫?”

 “啊,对,算是吧。”

 温长宁又解释:“我学的医和你们这里的不一样,也算是白学了。”

 说起来,温长宁上学时期跳级了,15岁高中毕业,保送首都大学临床医学,21岁已经在读研了。

 但那是西医,他一朝穿越回只有中医的古代,一朝回到解放前,他心态没崩算他非常非常非常厉害了。

 温长宁有位待他很好的前辈,是中医方面的大佬,很厉害。

 他想,如果是这位前辈穿越到这里,应该会在中医的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再创辉煌。

 可惜,他学的是临床医学,研都没读完,可恶啊。

 “学医怎么能算是白学呢?”招澜是真听的迷糊了,感觉温长宁说的每一句话都有点奇怪。

 温长宁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都没有米怎么能让他巧呢?

 不是他温长宁不想,而是他不能。

 最终,话题总结在饭菜上来了,温长宁松了口气,招澜问的每一个问题都让他有点难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