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九重对奏龙鳞抚,六院寻芳凤腹期(第2页)

 李世民看着李泰,心中五味杂陈:“青雀,你能如此想,父皇很是欣慰。你在封地,可还顺遂?”

 李泰微微低头,语气恭敬:“托父皇的福,儿臣在封地一切安好。

 儿臣时常研读经史,学习治国之道,只盼有一日,能如父皇一般,为大唐开疆拓土,造福百姓。若能得父皇些许指点,儿臣便觉此生无憾。”

 李世民微微点头,若有所思:“青雀有此志向,甚好。只是朝堂之事,错综复杂,远非你想象那般简单。

 你平日里,也要多与当地官员多多交流,广纳贤言。”

 “父皇教诲,儿臣铭记于心。儿臣定当以父皇为楷模,时刻警醒自己,做一个对大唐有用之人。”

 二人交谈许久,李泰才告退离开。望着李泰离去的背影,李世民久久不语,心中对这个儿子的情感愈发复杂。

 李泰在转身离开的一刻,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自己的机会或许就在眼前,只要能牢牢抓住父皇的心,未来的路,还有得走。

 “高福,那丹药再拿来一丸。”

 高福立即伏身在地,痛哭劝道:“陛下,老奴万死不敢,孙神医昨日有言,陛下忍耐一时,老奴这便去东宫将止痛丸取来。”

 李世民愣了片刻,苦笑一声:“好,是朕说错了,朕便是要的止痛丸,朕还有隐患未除,还需坚强起来啊!”

 -----------------

 李泰匆匆返回魏王府,神色凝重,径直走向书房。韦挺早已在那里等候,见李泰进来,立刻起身行礼。

 “魏王,今日面见陛下,情况如何?”韦挺声音急切。

 李泰摆摆手,眉头紧锁:“父皇虽对我仍有关心,可太子之位既定,他也难以轻易更改。不过,我看父皇心中对我还是有几分愧疚的。”

 韦挺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这便是机会。魏王,我们需趁热打铁。如今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太子虽为储君,但并非稳如泰山。”

 李泰微微点头,随即又面露愁容:“话虽如此,可如今还有一事棘手。子嗣之事,我已很努力,可王妃与姬妾们却均未有孕。

 若非欣儿出生得早,怕不是便就此绝后,唉!即便有朝一日有机会争夺大位,这也会成为众人诟病的把柄。”

 韦挺沉思片刻,缓缓说道:“魏王,此事确实关键。不过,据我所知,太子至今仍未有子嗣。

 若是魏王情况如此,那太子当年喝得可比魏王更多,如此一来,他在子嗣方面,说不定也面临同样困境。”

 李泰眼睛一亮:“子正是说,若太子也无子嗣,那他的地位便会更加不稳?”

 “正是如此。”韦挺语气肯定,“魏王,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广纳良医,调养身体,力求早日有后。

 另一方面,可暗中派人关注太子的生活起居,若能拿到他在子嗣问题上的不利证据,届时在朝堂公布,定能动摇其根基。”

 李泰皱着眉,又有些担忧:“可此事若被父皇知晓,怪罪下来如何是好?”

 “魏王放心,我们行事务必隐秘。只收集证据,暂不公布,待时机成熟。

 如今朝堂上,支持魏王的大臣也不在少数,只要把握好时机,将证据呈于朝堂,再联合众臣进谏,陛下也不得不重新考量。”

 李泰咬咬牙:“好,就依子正所言。只是这子嗣之事,我实在心急如焚。”

 “魏王,稳住心态。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我们现在要做的,便是有条不紊地推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