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破浪擒龙争意气,扶君定鼎辩纲常(第2页)
说完转身装作刚瞧见二人一般,拱手抱拳,满脸喜色:“哎呀,二位兄长,别来无恙啊,大嫂在家都还好吧?”
马周满脸通红,竟然爆了粗口:“好你奶了个腿!”
上官仪也气得胡子颤抖:“等着吧,银环很快便有事情做了!”
“别介啊!”
高侃端着汤碗手拿大饼,有些狐疑的看着眼前的一幕,“那个,这是我吃饭的地儿!”
“吃个屁,滚滚滚,滚一边去!”
高侃站在原地一脸愤怒,狼吞虎咽的啃完两张大饼,端起大碗咕咚咕咚灌进肚子,打了个饱嗝,手指着薛礼,
“薛仁贵是吧!我刚打听了一下,听说你牛气得紧,还什么外号五招半,有什么可吹的呀!
怎么样?敢不敢和我到水中斗上一回,不穿衣服!小爷能淹死你!”
-----------------
盛夏的蝉鸣还黏在耳畔,落叶纷纷在阶前飘落,转眼席君买站在十一月的寒风中。
乙毗射匮眼热的看着席君买身后的队伍,“将军此次不与我等一起吗?”
席君买摇了摇头:“天冷了,我的士兵有寒假,这是都护府的福利啊,不能轻易改动。”
乙毗射匮眼角抽了抽:“那将军这弩?”
“哦,这个东西是有使用次数的,你们一旦用了再还给我们也就没什么大用了,
这样吧!你们换五百把如何?不能用时,我们再低价回收,你们也能少些损失。”
乙毗射匮咬着下唇点了点头:“便如将军所言,我们要换一千把。”
席君买有些为难:“那这所换的马匹就有些多了,我们不好往回赶!
这样吧,你们再拿些汉民来换,男女都行,成家的不论,童男童女的也不挑,驸马还特别喜欢稚童呢,嘿嘿嘿。”
乙毗射匮眼前一亮:“那便一言为定。”
-----------------
长安城,长孙下葬之日,
朱雀大街两侧,素缟垂悬三丈,绵延如天河倒泻。晨雾未散,槐叶凝着霜色飘坠时与纸钱共舞,恍若天地同撒碎玉一般。
百官素服捧绶,自顺天门鱼贯而出,麻履踏过青砖的声响压得坊市俱寂。
卖炭翁搁下牛车,对着灵柩南去的尘烟伏地三叩,孩童攥着胡麻饼,懵懂的望着娘亲泪浸的襦裙。
李世民将爱妻先行安葬于九嵕山新凿的石窟之中,恸哭不止,不断的重复着从此内廷无主的话,群臣也都深受感动。
仪式尾声,魏征劝道:“陛下,皇后临终要求因山而葬,不须起坟,
如今陛下大兴土木,扩建昭陵,臣观规格似不下百余个陵园,此非娘娘生前所愿呐!”
李世民心中恼怒,大声喝斥:“朕决定此生绝不再立皇后,待朕百年之后亦打算与皇后合葬一处,这里还为诸多的功臣准备了位置,
我想与诸位生死都在一起这有什么错?魏玄成,是不是朕做什么事情你都要反对?”
魏征长叹口气:“陛下心中哀伤,臣感同身受,还望陛下能振作精神,莫要意气用事啊!”
长孙无忌?突然对着昭陵方向撩袍下跪,声音哽咽,
“魏相慎言!...皇后曾说,‘若有一日埋骨青山,但求松柏为盖,溪声作祭’。
皇后一生贤德,自与陛下结发,便同甘共苦,助陛下成就贞观之治。
居后宫之首,却始终简朴自持,心系天下苍生,所念皆为家国,从未有过一己之私。
如今陛下因思念皇后,欲厚葬以寄深情,此乃人之常情。
诸位功臣,随陛下南征北战,为大唐江山抛洒热血,立下不世之功。
陛下此举,意在让功臣们即便百年之后,也能如在世时一般,君臣相伴,共护大唐基业。
这是陛下的情义,亦是对功臣们功绩的敬重与铭记。陛下向来圣明,行事岂会无度?
今日皇后下葬,魏相却以这般谏言相向,既否定皇后生前的仁德之心,更让陛下至痛之时徒增烦恼。
难道非要此刻忤逆圣意,扰了皇后安宁,才肯罢休吗?还望魏相莫要再言,让皇后能够安心归葬!”
魏征万分诧异长孙无忌的态度,这个平常总是笑面迎人的大舅子今日终于展现出了青面獠牙,长叹一声,摇头不语。
李世民摆了摆手:“辅机不必再言,朕乃一国之君,如何会意气用事,明日殿中便商议太子人选。”
回到长安,长孙无忌便马不停蹄去寻高士廉,刚进大堂便见舅父唉声叹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辅机,看你神色匆匆,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长孙无忌快步上前,双手一拱,开门见山:“舅父,陛下今日所言立太子一事,关系大唐社稷,还望舅父助我!”
高士廉微微皱眉,伸手示意长孙无忌坐下,语气平和却透着几分谨慎,
“辅机,立储乃国之大事,关乎江山社稷的千秋万代,不可操之过急。如今皇子各有所长,贸然决定,恐怕会引起朝堂动荡。”
“舅父,晋王仁德孝顺,朝臣必能归心。前几日陛下在两仪殿,当着我和房玄龄、李积的面问起此事。
当时我便表态支持,如今若不趁热打铁,恐会生变,立储之事刻不容缓,我已下定决心全力支持晋王!”
高士廉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缓缓说道:“辅机,此事需从长计议。
魏王才华横溢,年岁长于晋王,况又深得陛下喜爱,朝堂之上支持他的大臣亦不在少数。
我以为,魏王晋王都是皇后亲子,我们不必非要选边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