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边贸息兵邀契苾,元庆登门求司农(第3页)
还如此礼贤下士,竟然惦记自己的夫人,嗯?是不是哪里有些不对劲?
“都护有心了,末将受之有愧,不知都护有何吩咐?”
“我听闻你九岁继任部落酋长,少年之时便已统领部众,如今弃暗投明,日后定会成为我大唐不可多得的人才,我十分看好你的未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契苾何力有点懵,讪笑道:“都护过誉了,都护年纪轻轻便战功赫赫,草原谁不知道都护的威名,末将也是钦佩得紧,但有交待,末将必不推脱。”
“好,要的便是你这句话,其实也没什么大事,我要去吐谷浑谈判边贸,需要你随队护卫。”
契苾何力有些皱眉:“就这事?都护,末将只会打仗,这等谈判之事实在是帮不上什么忙吧?”
秦浩脸色郑重:“有个特别的任务需要将军去做,便是在我与吐谷浑协商之时,将军以护送商队的名义去往西突厥的南庭,
与乙毗射匮进行互市交易后,李思摩将军会在那边与你接应,再迅速返回,
这一路上有两件事十分重要,便是一路搜集各地的情报,以及安插进咱们的耳目。”
契苾何力心中一动,呆呆的看着面前的秦浩,心底忽然生出一股寒意,这家伙很阴,没准我们的颉利可汗就是这么被玩死的。
契苾何力抱了抱拳:“都护运筹帷幄,末将领命,必完成都护交待的任务。”
秦浩笑道:“此事旁人或许极难,将军出马,定能水到渠成,早些将礼品送于尊夫人吧,我们后日谈判,将军可得珍惜与夫人团聚的日子。”
-----------------
窦静翻阅着梁州传来的不法之事,眉头紧皱,思考着该如何上奏陛下汉王的行为。
武元庆匆匆而入,先是一愣,旋即起身开口:“元庆贤侄,今日怎有闲暇来老夫这?”
武元庆微微一笑,却不直言来意:“叔父,许久不见,听闻您巡查山南,特来拜见。”
窦静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两人寒暄几句,气氛渐渐缓和。
武元庆切入正题:“叔父,今日前来,一为探望,二为汉王。梁州之事,元爽也牵涉其中,还望您能网开一面。”
窦静面色一沉,正色道:“贤侄,朝廷派我巡查地方不法,我上奏陛下,也是为了维护皇家颜面和朝廷法纪。”
武元庆连忙解释:“叔父,朝廷拨付骤然减半,汉王也是一时心情不佳,才做出了这些出格之事。
梁州虽不及长安、洛阳繁华,但汉王对农业生产却十分重视,从未有过丝毫懈怠。还望您体谅太上皇的身体,高抬贵手。”
窦静沉吟片刻:“太上皇素喜汉王,这一点我自然知晓。但那些不法之事,已然造成一定的影响,若不上奏,如何向朝廷交代?”
武元庆见窦静有所松动,连忙又道:“叔父,那些不法之事皆已安抚妥当,
若再上奏,只怕皇家颜面受损。还望您不看僧面看佛面,给汉王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窦静心中有些犹豫,但仍不肯轻易答应。
武元庆见状,叹了口气:“叔父,想当年家父与您交情甚笃,家父曾言,若有难处,可相互扶持。
今日我来求情,也是希望您能念及旧情,给汉王一个机会,也给元爽一条出路。”
窦静听闻此言,想起当年武士彟对自己的协助之情,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感慨。
沉思良久,长叹一声:“罢了,但若再有下次,我定不会轻饶。”
武元庆大喜过望,连忙拱手:“多谢叔父,多谢叔父。”
-----------------
李元昌不耐烦的冲着侍女摆了摆手:“停停停,下去吧,这弹得什么玩意?练了这么久就这个水平?”
汉王妃眉头轻皱:“殿下,既然陛下不愿相赐,殿下又何必念念不忘呢?;臣妾再为殿下寻个能歌善舞的侧室便是了。”
李元昌嘴角一扯:“王妃多虑了,本王不是放不下那琵琶女,陛下又不纳入后宫,一个侍女居然都不愿赠与臣弟,我只是有些不忿罢了。”
“是臣妾无能,不能让殿下满意,臣妾已经很努力在学习了。”
李元昌无奈道:“王妃,你出身诗礼之家,自幼习的是《女诫》,如今又看皇后的《女则》,哪里学得了那等媚骨?”
王妃葱白的手指骤然收紧,声音带着哽咽:“秘戏三十六式,妾皆能默画,就是...”
李元昌心中一喜:“王妃果真愿意?”王妃双眼紧闭,点了点头。
李元昌顿时大喜,一把横抱起王妃便向卧房而去,丝毫没注意王妃眼角流下的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