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斩臣悔泣斥房相,劾子圣怒骂阴妃(第3页)
李承乾担心袖中的奏疏被发现,连忙回道:“母后,儿臣无事了,就是一时有些惊慌,儿臣想去更衣。”
见李承乾一瘸一拐的跑了出去,李世民叹道:“大事面前一点储君的样子都没有,朕甚是失望。”
长孙反驳道:“任谁见到自己的老师死在自己面前都难免惊慌失措,二郎未免太过苛刻了,相信高明经历此事能有所成长的。”
“但愿如此吧!朕去见见李纲的家人,稍后观音婢安抚一下吧!”
-----------------
晚上房玄龄呆呆的坐在书房,看着桌上的奏表默不作声。
卢氏走进屋中嗔道:“这是做什么,怎么连灯都不点,这么节俭了?”
房玄龄叹了口气:“陛下如今有点好大喜功,诸事办得过于急躁,有些听不进劝。”
卢氏白了一眼:“你尽到臣子的责任便是,正则是怎么教育你的来着?”
房玄龄盯着卢氏,卢氏讪笑:“呵呵,怎么和你说的来着,凡事只求问心无愧便是,有些事是命中注定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房玄龄摇了摇头:“那是不问世事的态度,我岂能一样,身为百官之首,自有更重的责任在身啊!”
“谁管你,那你自己折磨自己吧。怎么?遗玉来信你也不想看?”
“看不看又能如何?正则绝对不会主动的,我太了解这个徒儿了。”
卢氏有些诧异:“你既然什么都知道,还让遗玉跑那么远?”
“在一起待着总还有感情联络着,待她再大些,再想办法吧。”
“我听说李少师今日在宫中过世了?”
房玄龄心中难受:“或许为夫也说不好哪一天就......”
卢氏心中一惊:“你这到底是怎么了啊?好好的说什么胡话。”
次日早朝后,房玄龄将调查结果摆在李世民的御案之上,
开口道:“陛下,此事恐怕不是张蕴古故意袒护,经查证那李好德憨愚之症属实,对弈乃是对其怜悯而为,一切显示张蕴古并未徇私。”
李世民心中一痛,双目紧闭,懊悔万分,心中渐渐生出了一丝怒气。
站起身对着房玄龄大喝:“当时为何不拦阻朕,为什么?如今人已死,又来品评,又有何用?”
见李世民龙颜大怒,房玄龄知晓这是触到了陛下的逆鳞,只好沉默以对,
话毕李世民将手中茶杯重重摔在地上,闭目沉思良久:“日后即便是朕下旨斩首,也必须向朕上奏,复议三次。
人命关天,人死不能复活,定要慎之又慎啊!”
-----------------
阴妃端着参汤来到殿前,高福颇感为难:“阴妃娘娘,这不合规矩啊。”
阴妃满脸苦色,声音稍大:“还请公公??通禀一声吧!”
李世民听到声音,皱了皱眉,翻出权万纪的奏折看了一眼,生气的扔在一旁,“进来吧。”
阴妃颤颤巍巍的将汤碗轻推到李世民的面前,柔声道:“陛下批了许久的折子,饮些参汤吧!”
李世民心中有气:“来为你的好大儿求情吗?”说着一把将汤碗推到一边,顿时汤溅了一桌。
阴妃连忙掏出锦帕擦拭汤渍,跪在李世民面前,仰面含泪:“妾身五年未见亲子,不知佑儿又犯了什么大错,
臣妾是怕陛下还在生臣妾的气,这才精心为陛下准备的参汤,呜呜呜。”
李世民心中一软,又瞬间一硬:“还不是你溺爱的结果。”
阴妃哭道:“陛下当年抱佑儿骑马时,还说此儿类朕的话,臣妾......”
李世民?甩开阴妃一阵冷笑:“类朕?朕可曾鞭挞长史?强抢民女?看看奏折上你的好儿子都干了什么事吧?“
说着将奏折一把摔在地上,阴妃膝行拾起奏折,一眼便瞧见齐王僭越四字,顿时喉间发颤。
李世民暴喝一声:“滚回你的寝宫!无朕旨意,哪里都不许去!”
阴妃踉跄出殿时,失魂落魄,李世民攥住青玉辟邪镇纸,骨节咯咯作响。
嘴中喃喃:“当年你兄长阴世师掘朕祖坟,朕却纳你为妃…”
一声苦笑:“你说“愿以余生赎罪”,如今倒用这罪来逼朕纵容逆子?”
忽然瞥见阴妃遗落的杏黄锦帕,上面绣着敦煌伎乐飞天,这还是贞观三年亲赐的赎罪绣样。
李世民将锦帕覆在脸上深吸了一口残香,颓然的跌坐在了龙椅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