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穹庐尽拜天骄位,武库新添上将兵
二更时分,大军到了长安城外,李世民带着仪仗回宫,大军安置在了城外的军营,准备次日的献俘仪式。
长孙听闻李世民回宫的消息,索性起身边织着毛衣,边等待李世民的驾临。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李世民便踏入寝宫,兴奋的抱起长孙,转了几圈后见长孙有些头晕,连忙搂在怀中。
“观音婢,朕心中无比激动,明日便要举行献俘仪式,朕要精神百倍的接受各族首领的朝拜。”
“二郎,那更应早些歇息,免得明日精神疲惫,有失威严。”
“是是是,可朕就是兴奋,已是一日一夜未睡着了,
你看,这是李靖从东突厥王庭寻到的真正的传国玉玺,
朕如今终于得到了,这下没人再说朕这个皇帝得位不正了,哈哈哈。”
长孙也为李世民开心不已,见李世民双眼通红有些心疼,连忙为李世民宽衣解带,
像哄孩子一般拍着李世民的胳膊,终是哄着了这个大唐的皇帝。
震天的呼噜声响彻了寝宫,长孙却丝毫没觉得烦躁,反而无比安心的进入了梦乡。
-----------------
五更钟鸣,城门缓缓打开,李孝恭、候君集带着礼部兵部的官员早早等在了城门口,引导着众将领和俘虏前往太庙。
李世民草草结束了早朝,率领文武百官前往太庙祭拜,向祖先禀告自己的大胜。
颉利垂头丧气的被指挥做着各种礼仪,一次次的屈辱下跪,
随后又被押往了社稷坛,曾经的不可一世也被折腾得没了一点脾气。
李世民登上顺天楼,城门两侧陈列仪仗侍卫,颉利及一众俘虏被押在唐军之中,
百姓们纷纷涌来观看,场面显得十分隆重。
李靖站在队伍最前,大声奏道:“陛下,臣奉命征讨东突厥,幸赖天威,将士用命,终破贼寇。
擒获颉利可汗及其部众,诛杀义成,缴获传国玉玺,今特将俘虏带来献于陛下,以彰天朝威德!”
话音落下,李靖挥手示意,几名将士押着身着囚服的颉利上前跪下。
颉利双手被缚,神情颓丧,全然不见了昔日草原霸主的威风。缓缓跪倒在顺天门前,低头不语。
礼官将金盘中的玉玺恭敬地捧到近前,李世民高举玉玺,向群臣和百姓展示,
“此乃天佑我大唐,将士不惜死换来的结局!今东突厥平定,四海归一,朕当与天下共庆!”
群臣纷纷跪拜,高呼:“陛下圣明,天佑大唐!”百姓们也欢呼雀跃,顺天门外一片沸腾。
李世民目光如炬,俯视着跪在城门外的颉利,厉声斥责:
“颉利!你身为突厥可汗,却背信弃义,屡屡违背盟约!
昔日隋朝有难,你非但不施以援手,反而趁火打劫,加速其灭亡,此乃不忠!
朕登基以来,屡次以诚相待,愿与突厥修好,你却屡次背盟,侵我边境,掠我百姓,践踏庄稼,致使生灵涂炭,此乃不仁!”
稍作停顿,目光扫过群臣与百姓,继续说道:“你连年征战,致使突厥部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此乃不智!
朕念及和亲之谊,屡次宽容,你却迁延逃走,屡次负约,此乃不信!
今日你兵败被擒,乃天理昭彰,咎由自取!”
颉利跪伏在地,面色苍白,无言以对,只道自己难逃一死,只想快些结束这无比羞耻的献俘仪式。
百姓们听得义愤填膺,纷纷高呼:“陛下圣明!天佑大唐!”
“朕以仁德治天下,今日你既已伏罪,朕念及渭水盟约,决定宽恕于你,
念你曾为一国之主,免你一死,封你为归义王、右卫大将军,归还家属,安置于太仆,由宫中供应生活用度,
望你好生反省,用心为朝廷效力,从此洗心革面,勿再负于朕!”
颉利没想到自己还能苟活下来,一时心中百感交集,拜伏于地,也为李世民的胸襟深深折服。
这一幕被西北诸族的首领和使节看在眼里,心中也受到了无比的震撼,相互议论纷纷。
一位首领代表上前一步,双手交叉于胸前,深深鞠躬:“大唐皇帝陛下,您以天威平定四方,以仁德抚慰万民。
东突厥之乱,您一举荡平,使草原重现安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您的威德远播四海,您的恩泽遍及万邦。
我等西北诸族,深感陛下之威仪,仰慕陛下之仁德,愿尊您为‘天可汗’,意为天下共主,万族之君!”
话音落下,其余首领与使节纷纷齐声高呼:“天可汗!天可汗!愿天可汗威震四海,恩泽万邦!”
李世民目光温和却显威严,抬手示意众人平身:“朕受万民之托,承天命而为天子,今日得诸族推举,深感荣幸。
然朕之所愿,非为称尊,实为天下太平,万族共荣。自今日起,朕愿与诸族同心协力,共护边疆安宁,共享盛世太平!”
众首领与使节闻言,无不感动,再次跪拜高呼:“天可汗圣明!愿永世臣服,共襄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