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君王礼遇论兴废,房杜殊途叹世情(第2页)

 李世民点头,语气缓和:“萧皇后放心,今日见你,朕亦受益匪浅。

 朕已为萧皇后赐下宅邸一座,仆从若干,一切用度按宫中才人标准供给,让萧皇后能够颐养天年。”

 萧后轻施一礼:“陛下厚爱,妾身感激不尽。只是政道年少,未经世事,妾身想将政道带在身边,抚养他长大成人。”

 李世民摇了摇头:“朕明白你的心意,但朕也有苦衷,朝中大臣亦不会赞同,还是让其单独居住为好,朕封政道为员外散骑侍郎,入朝为官。”

 萧后轻叹一声:“陛下既已思虑周全,妾身便不再多言。只是政道毕竟是妾身的亲人,还望陛下能允许我祖孙见面。”

 李世民语气郑重:“萧皇后所言乃是人之常情,朕既已封他为官,自会护他周全。

 况且,朕向来以仁德治天下,绝不会亏待前朝遗孤。

 你二人虽不居住在一处,但朕会允你们时常相见,以慰亲情。”

 萧后深深一礼:“妾身谢陛下隆恩。陛下宽厚仁德,必能开创盛世,泽被苍生。”

 李世民抬手示意高福:“送萧皇后回府吧。另传朕旨意,杨政道每月可探望萧皇后两次,以尽孝道。”

 萧后再次行礼,拉着发呆的杨政道缓缓退出了大殿,背影虽显孤寂,却依然保持着皇后的端庄与从容。

 萧瑀站在宫门前来回踱步,身后停着一顶软轿,看到杨政道被人送走,心中顿时一紧,

 见萧后朝自己走来的一刻,立刻老泪纵横迎了上去,姐弟二人抱头痛哭。

 听着侍从禀报着宫门前的一幕,李世民长叹一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高福走进殿中:“陛下,皇城外有一道士自称成玄英,说是受驸马推荐前来长安求官。”

 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秦浩除了求娶了自己的女儿,还从没给自己推荐过来当官的,这人看来应该本事不浅。

 “宣吧。”

 -----------------

 大理寺,合上蒲州上报来的案卷,孙伏伽站起身,走到窗前,

 望着院中那棵苍劲的古松,思绪万千,堂堂国公之子,酒后奸污民女,这作为也是真够令人不耻的。

 “杜相一生,清廉刚正,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奈何竟有此等劣子,如此不堪,实在是辱没了门风,令人扼腕。”

 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案前,提笔在案卷上情节恶劣,徒两年的判语旁写下批示:

 “杜荷身为功臣之后,不思报国,反行奸恶,罪加一等。”

 卢氏回到府中,满脸笑容,房玄龄挑眉问道:“成了?”

 卢氏撇嘴:“本夫人亲自出马,自是成了,待孝期一过,二人便可完婚,算算时间,可没多久了,咱们需得着手准备了。”

 房玄龄捋须轻笑:“不若让正则筹办,遗爱也肯定愿意,到时热热闹闹的,我们只须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便是。”

 卢氏看不惯房玄龄臭屁的模样:“成,你又是父亲,又是师父,你说了算,谁让老天爷让你收了个好徒弟呢。

 不知正则如今到了哪里,肯定瘦了,也该回来了吧?

 晚些我还得和贾氏去看看那两个小家伙,可爱的紧,真是百看不厌。”

 “唉,克明若是还在,定能猜出正则如今到了何地?”

 “夫君,我听说杜夫人不久前动身去了蒲州,也不知是出了什么事。”

 房玄龄轻皱眉头:“莫不是那杜荷又出了什么乱子?回头我过问一下看看吧。”

 “唉,克明走后,还有谁能管得了那个孩子,儿女都是债啊。”

 房玄龄叹了口气:“正则本是一片好心,可有时好心不一定会有好结果的。”

 “遗玉现在也沉默寡言的,在庄上都没和我说几句话,对贾氏倒是热情得紧。”

 房玄龄脚下生风:“那个官署还有些事,我还得出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