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白道伏击追穷寇,铁山请降缓兵谋(第2页)
“多谢大总管,康苏密日后必定对大唐忠心效力,这些苦便当做末将对大唐的赎罪吧。”
大帐中,李靖疑惑不解,为什么颉利此次表现的如此差劲,全然没有了四年前渭水便桥的威风。
难道是因为正则的缘故?对了,这个臭小子怎么没了消息?
“来人,去问问李积那边,秦将军人跑哪去了?就说本大总管这边的汤做得难吃。”
-----------------
五日后,信兵回来禀报:“报大总管,白道伏击成功,可颉利又逃往铁山,我回来时正在打扫战场,
中郎将与副将都不见了,李总管怀疑是去追颉利了,已派人出去寻找。”
李靖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怕啥来啥,见众人都瞧着自己,镇定下心神:“知道了,下去吧。”
转头对张公瑾道:“弘慎,你刚到定襄,但是没法子,我们得立即出发去白道与李积会合,这小子可不能出事,你去整顿兵马,随即便出发。”
晚上定襄大胜的消息传到了宫中,次日的朝堂瞬间便沸腾了,
李世民在朝堂之上直接下诏嘉奖李靖,足洗渭水之耻。
早朝后长安城中也舆情沸腾,桃源庄所有酒楼宣布七折酬宾,各类店铺都有不同程度的打折优惠。
各大世家也都有样学样,不甘落后,一时让长安百姓又享受了一波大大的福利。
颉利带领数千人一口气逃到铁山,惊魂未定,不明白为何一路上唐军都能阻击自己,难道已经将自己的退路全都阻断了?
心中一时错乱,思虑一番决定给李世民写信表示服软求和,以便让自己赢得喘息之机,待到草青马肥之时,再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执失思力再次带着颉利的期望前往长安,只不过这次的任务不是挑衅,而是谢罪请降。
-----------------
李靖刚与李积会合,便迫不及待的追问秦浩的下落,
李积笑道:“大总管不必担忧,人已寻到,正往军营而来,
此次大胜正则相当勇猛,只可惜还是让颉利老儿给跑了,这家伙属兔子的。”
秦浩进了大帐,有些愁眉苦脸,见了李靖,抱了抱拳:“师父,就差一点,他娘的,这家伙逃跑的能力快赶上高梁河车神了。”
李积一愣:“高梁河车神?何许人也,老夫怎么从未听闻?”
秦浩苦笑:“一个逃跑的牛人,这种人叔父怎么会上心呢。”
李靖用力拍了下大案,气道:“你出发前是怎么答应我的,三个人就敢追敌,不怕丢了性命吗?”
秦浩扬了扬手中的望远镜:“师父,我岂是那等冲动之人,看到有人接应之后,我们就退回来了,唉,就差了一点,想想就闹心。”
李靖余怒未消,抽出令箭:“你不听军令,来人,拉下去打五十,五下军棍。”
秦浩吓了一跳,连忙跳上前去按住令箭:“师父,你可别开玩笑啊,你这是五十五下,还是五下,没说清楚啊。”
李积也连忙相劝:“大总管,其实也不算违反军令,只是有些冒进罢了,警告一下得了。”
张公瑾连跟着附和,高甑生有些诧异,这人谁啊,这么牛叉,年岁看着也不大啊,默默观察着几人的反应。
“正则,你要明白你的身份,别虎了叭叽的就往上冲,出了事可咋办?”李靖顺势放下令箭无奈叹气。
“师父,您这话说的,我冲是冲了,可您这虎了叭叽的形容是不是有点太瞧不起人了。
不是和您吹,他们也就是接应的人太多,起码有几千,真要就百八十个,徒儿还真就不放在眼里。”
“你真是要气死老夫了,滚,滚出去,老夫要喝汤。”
-----------------
二月初三,执失思力来到长安,朝堂上见到李世民的一刻,有些垂头丧气。
李世民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执失思力,还记得第一次见朕之时的场景吗?
那时你可不是这般模样,满口的挑衅,如今却谦卑恭顺,这变化可真是快得让人措手不及。”
执失思力低着头,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陛下,那时我们确实年轻气盛,不懂事。
如今可汗已经明白,大唐的威严不容挑衅。
若陛下能阻止大军继续进攻,我们愿意保卫唐朝的北方。”
李世民冷哼一声,目光如刀:“执失思力,你回去告诉颉利,如今他只有投降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