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夫妻商讨联姻事,城阳求姐叹姻缘(第2页)
长孙诧异道:“莫不是那杜荷?二郎之前可是还要处置于他,如今也被正则弄出了长安,还与杜相约定十年不得返回京城,
二郎这般做,岂不是要将其重新调回?况且臣妾觉得那杜荷确如正则所言,品行不端,城阳性格温婉,怕是会受欺负,唉。”
李世民叹道:“玄龄与朕未能联姻,若是克明也,他二人乃是朕的左膀右臂,朕实是想多与二人亲近亲近。”
长孙摇头道:“正则有句话说得对,关系远近不在联姻,而在人心。
玄龄与克明为大唐殚精竭虑,自是忠心耿耿,陛下若想与他们亲近,平日里多些关怀问候、共商国是,岂不更好?
莫要因这联姻一事,反倒惹出些不必要的麻烦。
城阳自幼娇柔,性子不抢不争,比丽质还要听话懂事。
婚姻大事可草率不得。这杜荷品行已现瑕疵,万一将来有个差池,城阳的终身幸福可就毁了。”
李世民奇道:“臭小子与观音婢倒是交心,什么都肯对你说,不过说得倒是有些道理,那朕再考虑考虑,也看看克明那边如何决定吧。”
-----------------
“玄龄,你别瞒我,你比我大,看得比我长远,我好奇玄龄为何突然便放弃与陛下联姻了?”
房玄龄捋须皱眉道:“克明怎地突然问起了此事来?”
杜如晦正色道:“陛下询问我是否有意与皇家联姻,想将城阳公主许配给杜家。”
房玄龄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缓缓开口,“城阳公主可是嫡出的公主,这份恩遇可不轻啊。”
杜如晦叹道:“正是因此,我才颇觉纠结,荷儿之前曾犯下大错,为陛下所不喜。
若是因为我的缘故,硬结上这门亲事,我百年之后,又将再生波澜,此实非我所愿啊。”
房玄龄点头道:“正则曾对老夫说过一句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等做父亲的,还是顺其自然吧,
看人一道上,我觉得正则看得颇准。
从其对杜荷的厌恶,又对文建颇近的态度便知,正则对事不对人,坦坦荡荡。”
杜如晦认同道:“玄龄此言倒是在理,正则与我也是颇为亲近,并未因为荷儿之事便刻意与我疏远,足见其赤诚,
我再思虑思虑,此事关乎杜家气运,不得不慎啊!”
“克明,梁州都督窦诞将被召回长安出任宗正卿,可猜得出陛下想用何人替之?”
杜如晦捋须道:“我猜陛下有让鲁王接替的意思。”
-----------------
太极宫立政殿,城阳泪眼婆娑的望着长乐,长乐有些头疼。
“城阳,父皇问你之时,你为何默不作声,婚姻之事我们虽不能做主,但也应该争上一争,岂能如此轻易就放弃表态!”长乐微微蹙着眉头,语重心长地说道。
城阳咬着下唇,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好一会儿才哽咽着开口:“二姐,我怎会不想争,只是那杜荷的为人,我听闻了诸多不堪之事。
他平日里骄纵跋扈,仗着家世在京城胡作非为,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厮混,这样的人,我怎想嫁?
可父皇金口玉言,我又不敢当面忤逆……”说着,豆大的泪珠滚落下来,打湿了衣襟。
长乐轻轻叹了口气,拉着城阳的手,坐到一旁的榻上,耐心地劝解:“城阳,你这般不言不语,只会让自己陷入更艰难的境地。
咱们虽身为公主,可婚姻关乎着一生的幸福,绝不能忍辱负重、逆来顺受。
你得把心里的委屈担忧,都跟父皇说清楚,让他知道你的想法。”
城阳抬起满是泪痕的脸,无助地看着长乐:“二姐,我怕……我怕父皇觉得我不懂事,会生气。”
长乐拍了拍城阳的手,安抚道:“傻妹妹,父皇疼爱我们,只要你诚恳相告,他定会体谅你的。
你若不说,这苦果可就只能自己咽下去了。”
城阳犹豫了片刻,还是轻轻点了点头:“二姐,那我该怎么办?”
长乐思索了一会儿,眼神变得坚定:“我晚些去和母后透点信息过去,你且宽心,咱们一起想办法,定不会让你嫁给那杜荷。”
城阳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紧紧握住长乐的手:“多谢二姐,若能逃过此劫,妹妹定当感恩不尽。”
长乐微笑着帮城阳拭去泪水:“咱们姐妹,说什么谢字。你放心,有我在,二姐如今可是桃源庄的女主人,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