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秦浩计救刀下魂,长孙忧女催成婚(第2页)

 正因其在任上的卓越表现,才进入了陛下的视野,否则我大唐三百多个刺史,如何在短时间内,陛下便能发现卢刺史的才能呢?

 而卢刺史正值壮年,陛下让其夫妻长年两地分居,颇不人道,此为二不妥。”

 长孙无忌嘴唇有点哆嗦,忍住没动,

 房玄龄斥道:“外任官员限制携带家眷,是为防止官员以权谋私和与民争利,你不懂朝廷制度,莫要乱说。”

 秦浩朝师父眨了下眼睛,这回捧哏捧得不错。

 “陛下可还记得臣的马是如何换出来的?这就是臣要说的重点。

 制定制度本意定是好的,可站的角度首先得是制定的人能办得到的,或者是切实可行的,

 若是让制定之人外任他地,将妻儿老小留在京城,试问他如何能全心全意为陛下治理一方呢,

 小家尚不安稳,何谈一心为国,反正臣是不信的。”

 李世民沉默片刻,冷冷道:“还有吗?”

 “其三,陛下以仁厚治天下,海纳百川,广纳贤才。

 卢刺史之才,陛下向来知晓,如今不过因一时意气便要斩他,

 传出去,天下人会如何看待陛下?会认为陛下不容人才,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日后再有贤能之士,听闻此事,还敢来投奔大唐吗?此为三不妥。”

 秦浩顿了顿,目光诚挚地望向李世民,接着说道:“陛下,卢刺史此次抗旨,确有过错,

 但念在他过往功绩,以及为大唐江山社稷付出的心血,

 可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责令他戴罪立功.

 陛下可将其派到一个比交州更穷困的地方,让其妻随行照顾他的身体,

 让他活得久些,用余生都用来回报陛下,为大唐再造几个蒋州,否则便永不许回京,

 如此一来,既能彰显陛下的宽宏大量,又能让卢刺史感恩图报,肝脑涂地,以效陛下。”

 李世民怒气消了不少,为方才的冲动隐隐有些后悔,

 大唐如今最缺的就是人才,一时没忍住怒火差点斩了个良臣,尽管是个抗旨的良臣。

 叹了口气道:“你倒是有胆,殿中众多大臣没一个拦阻朕的,你如何敢直言劝朕的?”

 “众位宰相与陛下同处殿中,所谓当局者迷,臣从外进谏,所谓旁观者清。

 臣知晓陛下日后一定会后悔,若不能阻止陛下犯下大错,便会让记载陛下的史书上留下污点,这是臣不愿见到的。

 况人无完人,陛下和众臣也有七情六欲,若是在殿中,臣也不敢劝诫,万一陛下连带臣一齐斩了,臣可还没后呢!”

 李世民笑道:“你成功说服了朕,来人,将卢祖尚带回来吧。”

 卢祖尚惊魂未定的跪在殿中,李世民开口道:“你抗旨不遵,到期不赴任,按律当斩,刑部也无异议。

 秦浩为你求情,成功说服了朕,朕便免你一死。

 忻州人称“天荒缺”,那里自然条件差,且县域经济较弱,气候干旱,对你身体倒无影响,

 朕将你派到那里治理,可携妻女同行,儿子入国子监读书,不知你可愿意为朕将忻州治理好?”

 卢祖尚顿时泪流满面,跪地高呼:“陛下大恩,臣粉身碎骨难报万一,定当竭尽所能,为大唐鞠躬尽瘁!”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你乃卢尚书一脉之后,切不可玷污了祖上的忠良之名,去吧,在京中再留三日,养好身体便去赴任吧。”

 卢祖尚重重的磕了个头,起身又施一礼,便要向殿外退去。

 秦浩笑道:“陛下,好人做到底,卢刺史的官服刚刚拉扯拖地的都坏了,

 忻州那等穷地方,估计补都没有料子补,给人家吓了一回,赐一件新官服吧,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