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苏烈接母定长安,武曌劝兄购茶田(第2页)
朕一日之间闻二位臣子离世,倍感伤心,看来秦县子所奏请的定期体检,得提上日程了。”
长孙无忌开口道:“长安此事已在执行之中了,只是外地的官员尚未能全部照顾得到,还需些时日。”
杜如晦开口道:“陛下,洛阳乃是重地,还是得尽快定一位接任才行啊。”
“众卿有何人推荐?”
“陛下,臣推荐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长孙无忌率先开口。
李世民皱眉沉思中,便听魏征缓缓开口说道:“微臣推荐扬州长史杨恭仁,此人无论是领军,亦或是治理地方,二者兼备。”
李世民抬眼望向房杜二人,房玄龄微微点了点头,杜如晦也微微颔首。
“追赠屈突通尚书左仆射,赐谥号“忠”。迁杨恭仁为洛州都督,即刻上任。”李世民一锤定音。
高福轻步走入殿中,“启禀陛下,工部官员皆已出城,秦县子带了三十名护卫随行,只是,只是。”
李世民不满道:“为何吞吞吐吐?”
“陛下,左武侯将军上报,秦县子的那三十名护卫,身着铠甲,腰佩战刀,看着不像是去巡查,倒像是打仗的。”
房玄龄连忙开口解释道:“陛下,是老臣同意的。
此去路途遥远,时间不短,有些地方还靠近边境。
正则喜动,巡查时臣估计定是去向不定,没有护卫跟随,实是难以放心。
况只有三十名护卫,并无违制。”
李世民倒是没有太在意人数,想了想突然问道:“可有家眷同行?”
高福也愣了一下,支吾道:“没听说啊,应该没有。”心中腹诽,这种事带家眷干什么玩意。
李世民也不解释,挥了挥手。高福退出大殿,还在思索着陛下问话的用意。
“陛下,桃源庄马车的难题已被攻克,如今正全力生产,准备在年前向陛下进献百辆用以运输军需。”
-----------------
一上午的课程,婉娘有些走神,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便叫大丫领着新的学弟学妹们读着黑板上的拼音。
房遗玉和段简壁都被自己给毒倒了,这课就只能自己替了,这也是自作自受。
隔壁小狄的教室中传出朗朗的三字经的诵读声,有心人会发现,教室中已经有了不少长安官员的子弟坐在其中。
一个伙食费对不同层次官员的感受自然是不同的。有些是对越王的不作为无可奈何的抵抗,有些则是义愤填膺,主动来了桃源庄。
远是远了点,咋地,老子就是愿意跑路,这还能锻炼身体呢。
“殿下,为何不与秦县子说一下官员子弟去了桃源庄之事啊?”
李泰叹道:“此事说出去不好听,本王让你等打听桃源庄食堂之事,可有了消息?”
蒋亚卿皱眉道:“遗爱说庄上的食堂没有什么奇思,就是庄上用银钱补贴,食堂大门处还贴了一幅对联。”
“哦?写的什么?”李泰有些好奇道。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蒋亚卿说完脸有点红,不得不说,人家的格局确实有点大,蒙学院比不了。
李泰张着嘴巴半天没有合拢,沉默良久道:“唉,取消伙食费吧,都改成自带饭菜,不做禁止了。”
谢偃犹豫半天,还是开口道:“殿下,蒙学院流失的人员还不算什么。听说那崔家的私学前,总有人拿着传单四处分发招生信息。”
李泰奇道:“他们也不收取学费,招那么多学生做什么?”
“这就不知了,不过崔家却是颇为头疼。微臣觉得还是和之前的冲突有关,或许秦县子并不如表面那般大度呢。”
“这可不是个好现象,晚些将怀恕给本王叫来,还是要做番对策,缓解一下崔景与桃源庄的关系啊。”
“是,而且听闻桃源庄从民间新请的先生,讲授的内容也不局限于经史子集,还有些天文地理、算术格物之学,那些孩童们似是听得津津有味。”
-----------------
才收到秦浩离京的消息,武元庆武元爽兄弟便又来到了桃源庄上,与上次一样的场景,站在院中双方对峙。
苏烈脾气不像赵安那般暴躁,只笑眯眯的盯着二人,让人不敢轻举妄动。
“二妹,上次是为兄错了,此次特来向你道歉,还请母亲和几位妹妹原谅。家中最近捉襟见肘,还请二妹能够帮衬帮衬。”
“呦呵,可不敢受你的道歉,桃源庄的生活虽比府中强了那么一点。但有这么多张嘴要吃饭,也只是勉强应付。”
武元庆接话道:“二妹,元爽说话不好听,但我们毕竟是一家人。
如今木材生意利低难做,父亲如今又没了什么赏赐,仅靠这俸禄过活,确实是怠慢了母亲。”
武曌不屑道:“日日去什么霓裳楼、锦绣阁的,便是有金山银山也得挥霍个精光,二位兄长难不成是来桃源庄上打秋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