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世家崔府议商事,归心似箭昼夜驰

一大早,张文瓘便带着秦浩,苏烈领着几个小队长赶着马车前往北市。

 等不多时,便见三三两两的牧民各自牵着两匹马汇聚到了一起。

 互市监亲自上阵,为双方登记着交换事项。

 看着一箱箱的酒水被牧民们搬走,一匹匹马被带入了场中,不禁被那些小瓶子勾起了兴趣。

 双方手续办完,看着空空如也的马车,也只好熄了好奇的心思。

 秦浩适时的从怀中取出一瓶递了过去,“小小意思,还请互市监尝尝,日后的交易还需要多多照应啊。”

 见秦浩如此会做人,互市监也是连忙致谢,假装客套了一下,便装入怀中。

 一切顺利,又等不多时,便见士兵与队员们列队到了眼前。

 秦浩指着马场道:“各小队长分配,在里面适应一下,稍后便返回。”

 王朝四人连忙将各自队员拉走,士兵与队员们整齐有序地步入马场,一时间,马蹄声与轻微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

 王朝四人认真地指挥着各自队员,让他们尽快熟悉马匹的习性。

 秦浩站在一旁,目光沉稳地注视着一切,不时与苏烈低声交流几句。

 张文瓘则在不远处,与互市监作最后的道别,言语间客气有礼,为今后的互市往来进一步铺垫良好的关系。

 秦浩看了看天色,高声下令:“时间差不多了,各小队整队,准备返回!”

 队员们迅速响应,利落地上马,在队长的带领下,列成整齐的队列。

 随着一声清脆的马鞭声响起,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驿站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扬起的尘土在身后久久不散,仿佛是他们此次顺利完成任务的见证。

 -----------------

 听着高福汇报着有些家族主动献粮抵罪,当然抵得都是些欺压百姓的小罪。

 李世民一时有些得意,最近听得都是好消息,开口问道:“秦浩走了有半月了吧,以这小子的急性子,朕估计应当是到了朔州了。

 唉,快一月不见,没了此子来气朕,朕还有点不习惯了呢。”

 房玄龄笑道:“陛下能惦记劣徒,说明劣徒在陛下心中还是有点位置的,微臣还得替徒儿谢陛下隆恩啊。”

 杜如晦揶揄道:“是啊,如今我们这帮老臣里就玄龄有徒弟,到时候有衣钵传人,让人羡慕啊。”

 李世民斜眼看着杜如晦道:“克明,这是话中有话啊。”

 “陛下没见到玄龄的马车,全大唐独一份,人家是日日躺着来上朝哩。”

 李世民颇感诧异,“玄龄,此话当真,居然有如此大的马车,那正可运输军粮啊。”

 杜如晦笑道:“陛下想得正是,微臣也是做此想法。

 不过看那马车似不简单,之前也有研究过四轮马车的匠人,都是没有解决好转向和减震的问题,最后便不了了之。

 桃源庄的马车估计不会太便宜,朝廷看来又要出个马车国债了。”

 李世民老脸一垮道:“筒车能售卖偿还,这马车用作军需如何偿还。

 看来还得托付在玄龄的身上啊,不是可以分期付款的吗?”

 房玄龄哈哈大笑道:“陛下可莫要打趣微臣了,若国家有需,正则必会有解决的办法。

 陛下应当了解小徒的为人,爱钱却不贪财,是知道轻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