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筒车国债初试水,遭贬益州开支渠(第2页)

 那人犹豫道:“不会是换回去来打我们的吧?”

 秦浩瞪眼道:“打什么打?几百匹马就能把你们偌大的草原打下来不成,咱们谈的是生意,不谈其他。”

 “那成,你说过这瓶酒要送给我们的,晚些我们便回部落凑马,明日一早在北市交易。”

 将酒瓶递了过去,秦浩低声道:“我好东西可不少,有精盐、有炒茶、有霜糖、有烈酒,我这送信生意最是费马,以后我便交给专人负责此事,你们若是缺了什么便与这边的馆驿联系,长期收购。另外你们的羊毛我也收,这个你懂的,那东西在你们那里不值钱,能换些东西总是好的对吧。”

 众人眼前一亮,“当真收羊毛?”见秦浩点头,众人大喜,连忙将酒倒进酒杯,待分光之后,将酒瓶珍视的揣入怀中,小口品尝着,太贵了,不舍得一口闷了。

 -----------------

 婉娘在护丧使的引领下,神情肃穆而哀伤,一步一步地完成了各项迁墓的流程。

 她的眼眸中噙着泪花,山上风有些大,身躯在风中略显单薄,却透着一股坚韧。

 当众多官员前来灵堂吊唁时,婉娘心中满是感动,眼泪再也强撑不住。

 武曌静静地陪在身旁,看着婉娘的悲戚模样,轻轻握住婉娘的手,给予她无声的支持与慰藉。

 婉娘微微颤抖着嘴唇,向前来吊唁的官员们一一回礼,长乐远远地望着这一切,心中也为秦浩的这一善举感动不已。唉,婉娘就当成妹妹看待吧。

 又扭头看向妹妹身边的武大妹妹,叹了口气,我要做个宽容的大妇,安慰完自己,转身刚要离去。

 又见房遗玉和段简壁静静的站立在灵堂一侧,旁边还有武顺和武柔,一下子心情有些不好了,这咋这么多妹妹,烦死了,宽容不起啊。

 -----------------

 午后长安县衙与万年县衙又贴了公告,这下学尖的百姓便连忙凑了过来,最近贴的公告全是好消息,之前就是得到的消息晚了,搞得自己的孩子报名都没了机会。

 有识字的仔细看了看,便向周围的人群大声讲着上面的信息:“是个什么国债,就是朝廷发行一种券,鼓励百姓购买,券的面值与银钱等值,借期一个月,月息四分,这上面强调的是朝廷背书,到期在县衙兑换,与利息一同换回。”

 百姓听闻都交头接耳,“朝廷都到了借钱的地步了?是不是会打水漂啊?”

 “那不能吧,大唐如今可不像隋朝那时候了,况且之前大旱之时,朝廷解决得还是很快的,可能是救灾缺钱了吧?”

 “你可别瞎说,那上面不是写了,国债用于筒车制作,专款专用的吗?”

 “哦,筒车先制作出来,售卖到大唐十道,然后回拢银钱后再给百姓们兑换回去,连带利息,听着倒是不错。”

 看守公告的衙役大声喊道:“你们都听仔细了啊,每人最多购买一贯,多买可不行,陛下怕你们没有银钱过活。”

 这下众人有些心安,这事看来陛下心里有底啊,还不让多买。一时间人纷纷散了,回家商量去了。

 待到傍晚时分,县衙里便接满了百姓,一百文的居多,五百文的也不少,都想着挣那几文几十文的月息。

 可苦了两个县衙的人,这查案的事还在忙碌,紧接着便要忙活这事。

 户部派下来的官员盯着,也没法偷懒,直到净街鼓都响了,还有与县衙同在一个坊的百姓排队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