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欲发国债通运河,棺椁归京湿泪涡(第2页)

 杜如晦坚持道:“陛下,如今草原灾害,机会千载难逢,这是首要之事,待解决掉东突厥的麻烦,陛下才能腾出手来治理内部隐患。”

 房玄龄赞同道:“克明之言,臣也认同。”

 李世民一拍御案道:“那便如此办吧,顺便让长安县衙和万年县衙查查近几年城中大家族的违法案件。”

 “陛下,之前正则献策微臣觉得颇佳,如今长安至洛阳运河不通,实是可惜,臣与玄龄仔细商讨过,若是打通二地,北征之时可在结冰之前,从运河运兵至涿郡,将会大大节约时间,并可节省大量军需啊。”

 李世民无奈道:“朕此前已看过玄龄呈上来的建议,也以书信问过洛阳的屈突通与怀州的张亮,也表示赞同。奈何国库,唉,朕亦是有些着急。”

 房玄龄道:“陛下,正则曾对臣说过一策,或可解决此问题。”

 李世民眼前一亮,“还有此事,玄龄之前为何不与朕说,快快道来。”杜如晦也颇感好奇是何计策。

 “正则言及,可向民间发行国债,并许以常利,做为国家信用背书,民间必定纷纷响应,便可解决财政不足的难题。

 但是要让民间相信国债的信誉,可以先行发行一月、三月短期的国债试水,待民间信任之后,便可发行个三年的运河国债,并专款专用。”

 杜如晦颇为震惊,这招绝啊,这可是个前无古人的计策,沉思片刻道:“陛下,可在朝堂之上让众臣讨论此策的优劣,微臣觉得大有可为啊。”

 李世民顿时露出喜色,不住点头道:“没想到这臭小子还能想到这种办法来,不枉朕对他的看重,哈哈哈。”

 二人相视对望,陛下你就封了个县子,给了一片烂地,其实真没给啥封赏啊,这么说不觉得不好意思吗?

 就在高福要喊退朝之时,侍中王珪出列奏道:“陛下,臣弹劾吏部尚书高士廉尸位素餐。”

 -----------------

 太极宫立政殿,李世民满脸喜色地进入殿中,见长乐与观音婢正低声细语,奇道:“今日丽质竟然在宫中陪伴母亲,真是难得。”

 长孙起身拉着李世民坐下,笑道:“二郎可是猜错了,丽质这是正准备出发呢,想让我抽空将一些在京的命妇召进宫中,赏赐一些化妆品。

 如今丽质和正则学了个九成九,这手段啊怕是高明都比不了,之前还在和臣妾抱怨筒车推广太费银钱呢。“

 “丽质,这化妆品皇室有分成吗?”

 “哎呀,父皇,举手之劳嘛,公子为朝廷做了那么多事,丽质就是帮个小忙而已,总不能凡事都要分成吧,这是不是太过看重利益了。”

 李世民老脸一红道:“好好,是朕失言了,那给后宫也备上一些,那个臭小子的东西听说都很昂贵。”

 长孙呛了口茶,差点喷了一地,吓得李世民连忙轻拍长孙后背,“这是怎么弄的,小心着些,是哪个奴婢沏的茶,将观音婢烫到了不成?”

 长孙连忙又喝了一小口,止住咳嗽道:“不是烫的,臣妾是被二郎的话逗的。”

 长乐也鄙夷道:“父皇为了大唐的江山,真是算计到了骨子里,儿臣想着要不待儿臣出嫁时,将嫁妆减到一半,也算是儿臣为父皇解忧,儿臣是真心的,听说高阳妹妹的公主府都不建了呢。”

 李世民叹道:“唉,治理天下谈何容易,今岁的旱灾这好不容易算是渡了过去,明岁又不知道哪里会有事情,国库空虚,朕实是有些着急。

 朕不是眼气秦浩的敛财手段,而是羡慕这奇思妙想的能力,若是户部也有这些能耐,朕何苦让观音婢耻笑。”

 长孙安慰道:“臣妾不是耻笑二郎,正则是个好孩子,他的产业逐渐兴起,带给长安多少新气象,这些都是能间接促使京城繁荣的有利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