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师道话中引堂妹,秦浩安顿避桃源
秦浩一听七堂舅,瞬间明白过来,此人便是吏部侍郎杨师道,媚娘口中的七堂舅。自己也不好称呼,忙抱拳施礼。房玄龄开口道:“这位便是吏部杨侍郎,是你府中先生的堂舅,呵呵。”
“晚辈见过杨侍郎,媚娘与我谈起过您,就是这个不好如此称呼,呵呵。”
杨师道扳起脸道:“这有什么不好称呼的,既然曌儿已进了县子府,那便是县子府的人了,与亲与礼叫声堂舅都不为过,莫要失了亲情。”
秦浩狐疑地望了望房玄龄,房玄龄连忙开口,“景猷,坐下说话吧,毕竟如今只是县子府的先生,名分未定,确实不好如此称呼。关系亲近些也无须在意称呼不是?”
杨师道重新落座,仔细打量着秦浩,不住地点头,一表人才,比自己那个继子要高不少,壮不少,而且还彬彬有礼的样子,捋着胡须满脸笑意。
“正则,此来是为何事啊?”
“师父,徒儿欲往朔州,前来打听一下消息,途中也好多做些准备。”
杨师道一听有些着急,事还没说呢,小子要离开长安了。接话道:“正则,东突厥因国内大雪,羊马多死,民众大饥,害怕我大唐乘机进攻,引兵进入朔州境上,扬言要会合围猎,如今时不时地骚扰边境,此时朔州实是不太安全。”
“多谢杨侍郎的关心,此次晚辈是要去往朔州互市马匹,小股毛贼尚能对付得了,定会做好万全准备的。”
“哦?互市几匹马为何要亲自前往,派几名家臣去也就是了,曌儿独留府中可不安全,听闻不久前还有刺客之事。”
“杨侍郎放心,家中护卫力量已经完备,出行皆有跟随,那些宵小亦会思量一二的。此次所需马匹较多,人少了怕是不好成事。”
“徒儿打算带多少人前往啊?”房玄龄不担心徒弟去,关心的更多是准备工作。
“三百护卫全部带去,一路之上亦可当成行军训练。换得了马匹,亦可直接骑回。”
房玄龄点了点头道:“要与陛下言明,另外各种文书准备齐全,以免生出枝节。此行徒儿欲走何路线?”
秦浩答道:“徒儿决定从长安至蒲州休整半日,经绛州、晋州到达并州,再休整一日,最后到达朔州。此路线相对较为平坦,沿途经过多个城镇,便于补给和休整,而且距离相对较近。”
房玄龄低头沉思片刻道:“恩,徒儿考虑的较为周到,此路线道路较为好走,也就是出了并州之后,山地丘陵居多,道路有些崎岖难行,并州都督李绩,你亦可称声叔父,与为师关系颇厚,届时为师给懋功书信一封,为你好生准备一下,路上所花时间便能缩短不少。”
秦浩面露喜色,不就是徐懋功吗?“师父,绛州那里徒儿刚刚把薛世良拉下了马,听闻陛下是派了徐王接任了绛州都督,徒儿怕。”
“哈哈哈,你现在才想起来说此事不觉得晚了些吗?不过徒儿勿忧,徐王是太上皇第十子,恭谦谨直,善于骑射,精勤善政,颇有政绩,不会与徒儿为难的,最多就是抱怨几句罢了,你给徐王留点好东西,再好好赔个罪便好了。”
房玄龄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蒲州都督独孤开远,两朝老臣,为人忠义。晋州都督李誉赫赫战功,平刘武周时与为师共同为陛下谋划,交情不错。朔州都督张俭,为师虽未有交集,当初颉利势力强盛,每每有所求取,而张俭到任后独拒不受,受到陛下嘉奖。其在地方大力开展屯田,今岁大旱灾情,又劝百姓相互赈赡,方使得朔州得以完安,为师甚敬之。届时徒儿将为师的书信都带在身边,不必忧虑。”
“徒儿谢过师父。”秦浩打心底感激房玄龄事事为自己考虑周全。
“正则啊,我堂妹已回我府中居住,过后方便时告知一下曌儿,国公府容不下她们母女,被赶了出来,若是曌儿想念母亲之时,便来探望一下。”见师徒二人说起来没完,杨师道连忙开口。
秦浩疑惑的望向杨师道,不解问道:“前些时日,媚娘姐妹还来府中作客,伯母因何要返回娘家居住?”
“唉,正则有所不知,应国公的两个好儿子回了长安,说了些不好听的话,堂妹受了刺激,一怒之下回了娘家。我等作为长辈不好出头对两个小辈指手画脚,看看曌儿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