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案牍?未决?兄陈策,酒旗?斜挑?弟倾杯(第3页)
王玄策依律打了板子,录了口供画了押,定完罪,众百姓都纷纷叫好,
人群中一头戴斗笠的纤瘦汉子悄悄退出人群,隐匿不见,
听到百姓们的欢呼,王玄策也倍感得意,一声退堂叫的是铿锵有力。
县衙不远处,“长寿酒楼”内,秦浩笑着对王玄策道:“二弟是真够吝啬的,破了杀人大案,居然只请为兄到这种小店吃食。”
王玄策苦笑道:“不瞒兄长,陛下登基后,长安县令已从正五品改为从五品,
况与兄长见第一面时,方是到任第一天,尚未发得俸禄啊,
弟之前只任融州黄水县令,俸禄微薄,无有余财,囊中羞涩,实是怠慢兄长了。”说完不好意思的拱了拱手。
秦浩回忆了下自己了解的历史,王玄策确实担任过融州黄水县令,
但是确实没听说任过长安县令的官职,看来这又是自己这只蝴蝶的原因了。
听王玄策和自己哭穷,哈哈笑道:“为兄岂是在乎这些虚荣之人,只是开二弟的玩笑罢了。不过做我的兄弟,这么穷困可不行,哈哈哈。”
王玄策见状,也开玩笑道:“长寿坊中,对面的仙客来虽然是最好的,然则这家长寿酒楼能排第二。”
秦浩眨了眨眼,打量着酒楼里的摆设,夸张的说道:“莫不是长寿坊只有两家酒楼?”
王玄策顿时尴尬的说道:“兄实乃甚智矣,诚然如此。待弟领了俸禄,必邀兄至对街之仙客来,不醉不休。”
接着又激动的说道:“兄长不是凡人,一个制盐之法就有无尽的财富,兄长眼皮都不眨一下就要献了,
弟实不敢想,如若是我,绝无可能这般做。弟难以言辞表服膺之情也。”
听着这半白半文的话,秦浩笑出了声,王玄策和自己说个话也不容易,慢慢让他适应吧。
想着激励一下王玄策道:“二弟勿忧财帛之事,大丈夫处天地间,当以成大事为先,财不必多,足用则可。
诚然取财之途,为兄不乏,二弟跟着为兄自亦不缺,善理县令之事乃正途。
待献盐之事毕,吾欲先于长安安家,自当谋些财资。”
说完又哈哈大笑,语言的魅力无限啊,古人被我带偏,我又被古人带偏,互相伤害吧,看谁能力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