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道阻且长(第2页)

 拓跋义律一如既往地,对李晓明的练习进度极其不满。

 经过这段时间的长途跋涉,李晓明深感在这时代,想出远门,实在艰难,

 即便是用船走嘉陵江水路,逆流而上也是辛苦万分,且速度缓慢,甚至可能还不如步行。

 闲下来的时候,心里又在想蒸汽船的可行性,

 若在这个时代,能做出个十吨二十吨排水量的蒸汽船,那就足以牛逼上天了,实在不行做个几吨的也可以呀!

 中国其实是个河流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东西航道十分发达。

 虽然京杭大运河到隋朝时才修好,但据说自春秋战国之时,就已经有南北航道了,

 隋炀帝只是在先前航道的基础上,修缮拓宽而已。

 若真有条蒸汽动力船,无论是用来经商赚钱,还是军事用途,那将是无往不利。

 试想一下,若是在汉复县,再发生上次与黑苗那样的水战,

 我在乌江上开着一艘蒸汽炮船给他们干,恐怕只需一艘,就能打退敌人的船队,

 就算是水师的龙舟大楼船来了,我以游击战应付,也应该无惧了。

 只是穿越到此的这数月间,根本就没有心静清闲的时候,

 唉,等此次北方之行结束,一定得先回汉复县,发展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尝试尝试,看能不能做出简单的蒸汽机。

 众人晓行夜宿,一路向北,时而沿江边而行,时而走绝壁栈道,又走了有四、五天,到了七盘岭,

 七盘岭顾名思义,道路蜿蜒曲折,有七处盘旋山道,

 此处道路若是伸直,与地图上的直线距离相比,其码要比走直线,多出三四倍的路程。

 一路走来,李晓明早已对传说中的蜀道,佩服的五体投地,出个门真是难呀!

 蜀地的老百姓若真是衣食无忧,恐怕一辈子都会呆在家里,根本就不会有人想离家远行。

 怪不得诸葛亮和姜维都是屯兵汉中,若是每次都从成都出发,恐怕到达战场时,士兵都已经被折磨的半死不活了。

 众人简直走的绝望,又走了整两天,到了一处险关,名叫七盘关。

 这座险关小城在蜿蜒的盘山小道上,依山当道而建,若真有敌兵来袭,不硬着头皮攻破此城,无路可过。

 李晓明有些怀疑人生,在这万千险阻的金牛道上,有必要建这么多险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