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兵分三路(第2页)
这地方离成都已不远,再向南转旱路到达成都周边各郡,最后一站是成国的首府成都。
这三条路线,县令和孙文宇去的地方最远,都有上千里,
去时需人力摇橹,估计要二十天左右,返程时顺风顺水,时间至少能缩短一半。
考虑到朱水成是个文官,所以他的路线最近,且船队行驶的方向是顺风。
县令的所经之地都是相对繁华、人口大量聚集之地,若是这一条路摸清楚,其他两条路哪怕失败也关系不大。
从县城到涪陵郡的乌江段,船队顶风前行,速度很慢,一天只能行五十里左右。
但就是这个速度,也比一行人撅着屁股推独轮车强的多。
要知道,涪陵这个地方,属于“川东平行岭区”。
不大的区域内,有南北走向的山脉十几条,如同老太婆额头上的皱纹。
想一想,如果不顶风走水路的话,几十人推着百十斤的独轮车,由东往西,连翻十几座山,有多可怕!
虽然巴蜀地区同胞的老祖宗们在交通方面没少吃苦,但人家享受了山清水秀,不缺吃喝。
上千年的时光也就是这样过来的。
众人每两刻换班摇橹,人多力量大,慢点就慢点,倒也无所谓。
用了两天的时间,一行人终于到达涪陵郡。
李晓明安排船上十几人用小车,只推了一千多斤盐巴,分别在涪陵城的四门摆摊。
其余人原地休息,该睡睡,该吃吃。
盐巴这种生活必需品,无须努力叫卖,刻意寻找主顾,若主动找上门去,反被杀价。
正所谓“关起门来卖疥药,痒痒自来”,只要四处城门立起招牌,自有盐贩找上门来。
“小瑞,你不如跟我去成都,你非要跟着孙县尉回汉中,我始终是不放心。”
李晓明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劝昝瑞。
昝瑞安慰道:“我的哥,你放心,我不过是回老家看上一眼,给老娘烧些纸钱。
如今哥哥做了大官,小弟跟着你享了福,好歹也得让娘知道知道,别在阴间太过挂念我。
再说了,咱们不是还有些宝贝在老房里放着,顺便也好取回来。”
李晓明无奈说道:“唉,既如此,不可在老家过多停留,你回家烧纸时,记得多带几个人,最好夜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