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千头万绪(第3页)
不知道突然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流民,开始大量涌入。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县里人口从原来的两千多人,到现在已经翻了一倍。
仅老县城一地,就有两千人口,新县也已经超过一千人口。
而且人口还在增加,涌入县里的流民,或是为了不交赋税、或是听说此地县衙刑罚宽仁。
其中多有从汉葭县甚至汉平县偷跑过来的百姓。
为此,汉复县已与临县汉葭县交恶。
汉葭县县令曹吉龙在两县的关键通道上,建了很多木栅栏、石墙。
还令骑兵巡逻边界,防止百姓越境逃离。
两县的骑兵起了数次冲突,孙文宇手下的游徼还把汉葭县的县尉打伤了。
李晓明亲自去信道歉,还赔了十几贯钱,对方仍然不依不饶。
听说郡里已经对此事颇有微词,很有可能会插手干涉。
朱水成的功劳簿,早已经送到郡里半个多月了,没有任何嘉奖回复。
李晓明提心吊胆,他只想安心过日子,不想惹事生非。
与众人商议,想要停止接收流民,但几名下属没有一个同意的。
蒲荣道:“太爷,现在各县都以人口为第一要事。
等两年免赋税期满,人口可是咱们最大的红利呀!
而且人口多了,一旦有事,兵员也再不发愁了。”
刘新也道:“大人,您想想,咱们说是免赋税,可咱给郡里签的有借据。
不但没有欠郡里的一分钱,反而交的是双倍。
郡里占了大便宜,他李太守没有任何理由干涉。”
孙文宇怒道:“大人不必担心那个曹吉龙,下次遇到,腿给他打断,看他还敢不敢张狂。”
李晓明见众人说的有理有据,实在没有理由反驳,只好任其发展。
老县城收复之后,田多地广,别说容纳五千人口了,就再多个两、三倍也没关系。
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因为汉复县往东没有边界……
有数百里都是无人荒地,其中包含了一整个,废弃了的丹兴县。
理论上,只要你有本事,你哪怕把县界拓展到与东晋接壤都可以。
但是真的可以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