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乌江水赤(第2页)
但汉复县官兵一直重视弓弩,几乎达到人手一张弩,此时对上黑苗,优势明显。
黑苗军兵所用的藤盾,轻便灵活,十分坚韧,对上刀枪之时,对手很难破防,当年“南中之战”时,连诸葛亮都吃过他们的亏。
但是此时防御官兵的弩箭,却效果不佳,多有被弩箭连盾带人穿透者。
盖因新县令上任后,官兵所用箭头多改为三棱箭头,近距离射击时,连铁制护心镜都有几率射穿,何况藤盾?
只不过官兵这边也有劣势。
此时已近初冬,江面正刮东北风,官兵顶风射箭,准头极差。
因此,数轮射击之下,黑苗军兵虽有损伤,也仅伤亡百十人。
黑苗首领顶着箭雨,指挥部卒到铁锁旁,想打开铁锁。
但靠近一看,只见入口处的三簧大锁已被砸死,而且还加了个小臂粗细的铜箍。
顿时气的哇哇大叫,又让手下用钢刀、大斧去砍砸铜箍,但是哪里砍得动。
要破拦江铁索,非得用大船载着巨大的炭炉停在铁索下方,烧上个把时辰,才能烧断。
西晋灭吴,便用此法,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均有记载。
此时城上那门小炮,也开始“嗵”“嗵”“嗵”的发作起来。
只是小炮距江心有五百多步,用霰弹打不到,只得用实心的铅球射击。
因口径只有三、四公分,虽每炮皆有黑苗伤亡,但因弹丸动能小,却无法击穿木船。
担心黑苗真能破坏铁锁,两名游徼狠下心来,指挥载着两、三百名官兵弓弩手的十几条船只,贴进到离黑苗船队四、五十步的距离。
到了这个距离,虽然官兵也开始增加伤亡,但弩箭的威力大增,黑苗的藤盾再也挡不住了。
每轮箭雨都有十几、甚至数十黑苗或伤亡或落水。
城上的那门小炮,专打破坏铁锁的黑苗,十几炮过后,竟将那名负责指挥破坏铁锁的首领也打死了。
此时黑苗王现身,只见他身穿黑袍,身材魁梧,赤裸着双臂,皮肤黝黑。
发束上插着一根粗大的木钗,鼻子上穿着银环,脖子里套着闪闪发光的银项圈,背负着两手,尤如远古的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