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成果应用与社会变革(第2页)
刘岗和吴玉在第一时间得知这一紧急情况后,立刻马不停蹄地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压抑的氛围让人喘不过气。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地响着,每一声都仿佛重锤敲击在众人的心头,催促着大家争分夺秒地想出应对之策。“我们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为联盟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工人失去生计。” 吴玉紧盯着手中那厚厚的统计数据,眉头拧成了一个深深的 “川” 字,眼神中满是忧虑与关切,“必须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转型方案,全力以赴帮助他们找到新的发展出路。他们为联盟的建设付出了太多,我们绝不能抛弃他们。” 经过一番激烈且深入的讨论,最终他们决定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为传统产业从业者提供免费且全面的技能培训,培训课程涵盖了新能源设备维护、智能农业技术、服务业管理等多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领域;同时出台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对于积极吸纳转型工人的企业,给予实实在在的税收减免和资金补贴,以此鼓励企业助力传统产业工人顺利实现转型。
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与大力支持下,一些传统产业勇敢地迈出了转型的步伐,开始尝试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寻求新的生机。一家曾经长期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钢铁厂,厂区内依旧尘土飞扬,老旧的高炉散发着阵阵余热,仿佛在眷恋着往昔的辉煌岁月。厂长独自一人站在高炉前,仰望着灰蒙蒙的天空,眼神中既透着坚定的决心,又夹杂着一丝迷茫与不安。“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紧紧跟上。虽然当下的转型投入巨大,困难重重,但我坚信,未来一定会收获丰厚的回报。” 他咬了咬牙,仿佛在给自己打气,而后毅然决然地下达了改造的命令。工人们接到指令后,迅速行动起来,开始拆除旧设备,搬运新的新能源炼钢设备。然而,转型之路绝非一帆风顺,资金短缺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项目的推进;复杂的技术难题犹如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横亘在众人面前;工人对新设备的陌生与不熟悉,更是让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与放弃,四处奔走筹措资金,积极聘请行业内的资深专家进行指导,精心组织工人参加培训。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员主动挺身而出,肩负起带领年轻工人研究新设备操作方法的重任。他常常在车间里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废寝忘食地钻研,耐心细致地为年轻工人讲解每一个操作步骤,手把手地示范,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智慧。
而在那间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培训机构里,许多传统产业从业者怀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努力学习新技能。其中一些学员年纪较大,面对全新的知识和复杂的技术,接受起来困难重重。一位四十多岁的前煤矿工人,在学习新能源设备维护课程时,看着那密密麻麻、错综复杂的电路图和晦涩难懂的操作手册,急得满头大汗,双手不停地抓着头发,懊恼地说道:“这可比挖煤难太多了,我这脑子转了半天,愣是一点儿都没搞明白。” 但在授课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同学们热情鼓励的氛围中,他没有被困难吓倒。每天,他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认真预习课程内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晚上,当其他人都已离开,他还独自留在实训室,反复练习操作技能,一遍又一遍,直到熟练掌握为止。渐渐地,他开始逐渐掌握设备的维护技巧,脸上也重新绽放出自信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希望之光。还有一些人毅然选择学习智能农业技术,他们满怀热忱地走进田间地头,虚心向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使用无人机播种、智能灌溉系统等先进设备与技术,努力将自己积累多年的传统农耕经验与现代高科技完美结合,试图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一位曾经在煤矿辛勤劳作多年的工人,在参加了新能源设备维护培训后,成功成为了一名能源站的技术员。他身着崭新的工作服,身姿挺拔地站在熟悉又陌生的能源站里,目光缓缓扫过那些先进的设备,心中感慨万千,百感交集。“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真觉得这些东西比挖煤难上百倍,无数次都想打退堂鼓。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现在我才发现,只要肯努力学,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虽然换了工作,但我感觉生活变得更有盼头了。我还能把学到的知识教给儿子,让他以后也能有个好前程,不用再像我以前那样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