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工业的崛起(第3页)

 李建国在热处理车间指导工人淬火。20Crmnti 齿轮在 860c加热后,迅速浸入硝盐浴中。"等温淬火 30 分钟," 他用红外测温仪监控,"硬度能达到 hrC48-52。"

 技术培训中心的教室里,林浩讲解着《化工单元操作》。黑板上画着精馏塔示意图,学生们在废纸上记录着关键参数:"回流比 2.5,理论塔板数 20。"

 深夜,刘岗和吴玉站在化工厂的中央控制室内。dCs 系统的屏幕闪烁着红绿信号,氯碱车间的电解槽电压稳定在 3.2v。"我们生产的烧碱正在漂白邻镇的布匹," 吴玉说,"氯气用于消毒饮用水。"

 刘岗指着窗外的铁路专线:"第一列钢轨正在运往港口。" 他的声音里带着疲惫,"但还有更多的工业链条需要打通。"

 林浩突然冲进控制室:"收到了!百公里外的幸存者发来摩尔斯电码。" 他的笔记本上记录着:"我们有石油,但需要技术。"

 刘岗望着远处的炼油厂工地,月光下,蒸馏塔的钢架投射出巨大的阴影。"工业不是冰冷的机器," 他对吴玉说,"而是人类文明的火种。"

 吴玉点头:"就像这些钢轨,既连接着过去的苦难,也通向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