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技术的进步与应用(第2页)

 吴玉在生物实验室清洗铅板,防护手套上沾着氧化铅粉末。"铅当量 0.5mm," 她用辐射检测仪扫描防护服接缝,"但关节部位的屏蔽效果只有 70%。" 林浩在控制台调整高压变压器,电压表指针在 100kv 刻度上微微颤动。

 能源团队的 "太阳花" 系统调试进入关键阶段。阿明跪在地上校准镜面角度,激光测距仪显示相邻镜面误差小于 0.1 度。"采用菲涅尔透镜聚光," 他擦着汗解释,"理论上能将光强提高 500 倍。" 突然,风速仪警报响起,他抓起防风帆布冲向镜面阵列。

 播种机试运行现场,阿虎握着操纵杆的手沁出汗珠。八卦符号标注的控制面板上,红色 Led 显示当前行距 30 厘米。李建国蹲在地头测量,皮尺上的刻度精确到毫米:"误差 0.3 厘米,比老张家的牛犊子走得还直!"

 x 光机首次临床应用时,防护室内弥漫着臭氧的味道。孕妇躺在临时搭建的检查床上,手指紧紧攥着吴玉的衣袖。当显影液中的胶片逐渐显影,婴儿的骨骼轮廓浮现时,陈医生的放大镜在胶片上移动:"肱骨长度符合孕周,尺桡骨发育正常。"

 能源团队遭遇沙尘暴的那个下午,阿明用身体护住镜面。沙粒击打在防护面罩上发出密集的噼啪声,能见度骤降至五米。他摸到镜面边缘的裂痕,突然想起刘岗修涡轮机时说的话,掏出随身的 AB 胶开始修补。

 净水设备启用仪式上,老村长用葫芦瓢舀起清水。阳光穿透水面,可见细小的气泡缓缓上升。"七十年前的老井都没这么清," 他颤巍巍地喝了一口,"这水里有股甜丝丝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