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天灯贺寿,愿大奉千秋万世!(第3页)


 所谓天灯其实就是孔明灯,相传是出自诸葛亮。此物不仅能用于民间祈愿,更重要的是能用在军事通讯上。在黑夜之中,能起到烽火的作用。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升起天灯,便可让远处的大军知晓情况。


 一盏天灯自远处而来,福伯就像是放风筝,缓缓将天灯收了回来,最后稳稳地落在他们面前。上面则是以篆书写着宁阙方才所言,是对太后和大奉最美好的祝愿。


 “这就是天灯?”


 “竟然能腾空而起……”


 奉帝好奇打量着天灯。


 他和宁阙同年同月同日生,所以也很喜欢这些新奇玩意儿。也正是如此,宁阙才能和他相处得这么好。


 “此物难做吗?”


 “简单得很。”宁阙指向天灯,解释道:“需要以竹为骨,以纸为皮。内部中空,利用里面的炭炉起火,便可令天灯升起。只是此物有些危险,最好是在空旷之地放灯。否则很容易从空中坠落,导致起火。所以,我让他们用放风筝的方法拉住天灯。”


 宁阙站在前面介绍着。


 百官们皆是好奇地围观着。


 “此物倒是有些意思。”


 “看刚才的高度,得有十余丈高吧?”


 “以此作为寿礼,宁王真是费心了。”


 “和宁王一比,吾等送的算什么?”


 很多人皆是自嘲地笑了起来。


 顾渊更是脸色涨红,不知所措。


 这话倒也没说错。


 太后身份摆在这。


 她不缺任何东西。


 就算送佛经送画,也并非他们所做。


 宁阙则有所不同,亲手做了天灯。


 关键是先前都没人做过!


 “宁王,有心了。”


 太后此刻很是高兴。


 宁阙则是抬手一笑,低声道:“这件礼物,不仅仅是作为您的寿礼,更是送给大奉的神兵利器。我曾经问过些武将,说是在草原最麻烦的就是通讯。而这天灯,便可起到传递军情的作用!未来若是对辽国用兵,必有大用!”


 “传递军情?!”


 奉帝瞳孔收缩。


 猛地意识到了什么。


 “哈哈哈,说得好说得好啊!”


 “宁王,你又为大奉立下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