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霸气侧漏漏你一脸
第183章 谢宁的策论太狂了(第3页)
季俊山这一小段的答题思路,明显跑题了,他把民间作奸犯科,全都往引渡百姓向善上跑,完全忘了以司法震慑这一回事。
季俊山听完恍然大悟。
他方才的答题方向,开篇既是,皇帝以身作则,节俭勤政,效仿周文王,以德化民为要点,引出下面部分,若是考场上这篇策论在阅卷官眼中恐怕要九十分以上。
但在谢宁看来。
一家之姓,传承君主,与天并齐。
坐拥天下的资源的人,有几个能勤俭节约,除了历史上几个战乱年间的倒霉皇帝,衬裤都是皇后手缝的,剩下有几个能当得勤字。
普通世家都奴仆遍地,奢靡乘风。
你开篇就让皇帝勒紧裤腰带?
纯纯扯犊子。
皇帝老儿看了不烦都怪了。
也就季俊山这种出身世家,能在文章上写出这种,何不食肉糜的论调。
“谢宁,把你的答卷拿来。”
“老师。”
谢宁恭敬地把答卷奉上,还贴心地给老师倒了一杯茶。
廖吉昌展开谢宁的答卷,开篇既是公正的字迹,廖吉昌之前看过谢宁的所有科举试卷,这种仿佛标尺一般的字迹是他本人的特殊风格。
是优势,但风骨不够也是劣势。
谢宁的策论通篇一句废话没有,全是实用,从经世致用着手,整顿建立完善财政制度,及时调整困难地区赋税,减少中间盘剥,从皇家官宦世家为榜样,去处繁文缛节,提倡节俭务实之风。
选举人才,注重才干,打破出身阶级限制,建立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
他这篇策论,廖吉昌越看眉心越皱,最后竟是看到一半,愤怒地瞪了谢宁一眼。
书房内季俊山、赵斌李成勇皆是一惊。
之前廖吉昌看赵斌的卷子连一句点评都没捞着,季俊山的好歹还挑出点毛病出来。
谢宁他到底写了什么?
廖大人连大半都没看完,就吹胡子瞪眼到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