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帝师收徒(第2页)

 西北跟胡人,能不打,最好别打。

 就是他这个当皇帝的面上不太好过。

 太子的话正好给了乾元帝台阶下,乾元帝又从木匣里拿出密折,道:“皇儿,这是西北来的密折,其中大部分情况都与大伴说的一致,只是有一样。”

 太子道:“可是西北局势有何处让父皇忧心了?”

 “杨家军!”

 乾元帝脸色沉了下来,“这样的密折朕不光收到一本,廖吉昌也同样上了密折,他们都跟朕报备同一件事,那便是替杨家军平反。”

 “两个折子,太子你都看看。”

 赵奕打开密折,越看眉头越紧。

 两个密折,一个是给皇帝通风报信,说西北廖吉昌有替杨家军平反意图。

 廖吉昌的则是说,西北边军此战打出大宴的威风。

 赤甲军一战更是打得草原王庭,往后五年内绝无还手之力,借此大宴朝廷天威赫赫,杨家军通敌卖国的事疑点颇多,恳请皇帝开恩给杨家军一个平反的机会。

 也是再次振奋西北边军的机会。

 “父皇,杨家军戍边百年,百年来从无违抗朝廷命令的先例。”太子斟酌地道:“为何杨云翼突然调转阵营领着数万杨家军通敌叛国,儿臣也有诸多不解,目前胡人与大宴的榷场通商已然开市。”

 “此时若是平反,恐怕不是好时机!”

 太子的心眼要是抠出来,绝对比皇帝多十斤。

 他说的隐晦,先是不确定杨家军是否叛国,此案存在疑点,然后又把榷场交易的事扔回给皇帝。

 意思表达的十分隐晦。

 当初遂了世家门阀的意搞掉杨云翼,是父皇你下的决定。

 现在西北边军强盛起来了,廖吉昌上折子要给杨家军、杨云翼父子平反,你自己看着办。

 “哎呀……皇儿说的对呀!”

 乾元帝的话又顺着太子跑了,他道:“杨氏一脉的确守备西北有功,朕也不忍杨家百年忠孝始终蒙冤,但西北先是大旱再是瘟疫,好不容易打了一场胜仗,还是先修养修养民生吧。”

 “若是再有合适的机会,平反也不迟!”

 “父皇英明!”

 太子站在皇帝身后,表情淡然莫测。

 唯独眸色中一抹嘲讽一闪而过。

 *

 纺织厂正是投入生产,大量生丝从南方源源不断运送过来。

 谢宁每天清早拎着一本书,溜达到后院查看进度,然后回家给心爱的辣椒苗、棉花苗浇水,吃饭早饭在家里磨蹭够了,便驾车去榷场溜达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