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重生大宋朝老骥伏枥1952

第121章 怨女恨诗(第2页)

 移失不和阿里不来到后台找见完颜沙里质传达大王完颜宗翰的命令,完颜沙里质站在出将处给马戏丑角郑斯文招手。

 马戏丑角郑斯文奔跳着来到完颜沙里质跟前,完颜沙里质转达完颜宗翰的敕命。

 马戏丑角郑斯文做个鬼脸“对对对、是是是”地应答着,回到福宁帝姬赵明珠(薛云霄)跟前耳语一句“不要再往下朗诵了,小心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薛云霄立即打住,马戏丑角随即说道:“福宁帝姬的《怨女常思国破恨》长诗惊天地,泣鬼神,您的长诗不输李白和杜甫,不过我们接下来做个诗词游戏,不知福宁帝姬敢不敢与在下对诗?”

 马戏丑角郑斯文说着,目光转向台下道:“在下与福宁帝姬对诗采取抢答式,也就说一首四言、五言、七律的古人名诗句,本主持读出前两句,福宁帝姬要在三秒钟之内对上后两句,倘若三秒钟对不上来;台下各位看官可以抢答;抢答对了有赏20枚铜钱!”

 台下一位风度翩翩公子子站起来发问:“古怪人儿,你说的三秒是多长时间?”

 翩翩公子自然不知道“马戏丑角”这个角色,就用“古怪人儿”来代替,还问三秒钟多长时间。

 郑斯文醒悟:北宋还没有钟表,三秒钟是现代人术语;便就回答翩翩公子,道:“3秒钟就是3次呼吸!”

 深深呼吸3次,讪讪而笑,道:“就是这么短的时间,马戏丑角主持人唱出名诗前两句,福宁帝姬要答出来;3次呼吸时间答不上来台下看官便可抢答!”

 “马戏丑角不要啰嗦了,赶快开始吧!”一个发髻用青布缠绕着的汉子有点不耐烦地喊了一声。

 郑斯文回应着:“好好好!是是是!”立即唱出唐代诗人孟郊的四言绝句前两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福宁帝姬薛云霄立即回答:“夜里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郑斯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福宁帝姬薛云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郑斯文看着薛云霄笑了一声,道:“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长相思.一重山》,薛云霄三次呼吸时间没有对答上来;台下立即有人站起来回答:“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台上、台下的人皆惊,郑斯文回眸去看,见这人斯斯文文一看就是读书人。

 郑斯文看着读书人站在台上深深一躬,道:“先生能不能讲出词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读书人并未拒绝,而是独具诗情画意地讲出词的作者和创作背景来:

 “《长相思·一重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小令,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深秋山水的苍茫景象;抒发了刻骨的相思之情。李煜早期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清丽婉约。这首词创作于尚未经历亡国之痛时,表达的是对远方恋人或亲友的思念。词中‘山远天高烟水寒’的意象,隐喻着因身份或宫廷规矩而产生的离别阻隔。

 “李煜亡国后做了北宋的俘虏,遭淫棍宋太宗赵光义的恶意对待;夫人小周后被赵光义唤到皇宫欺侮,赵光义一边欺侮小周后,一边叫画师将动作和场景描绘出来。

 “李煜痛不欲生,做了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倾诉亡国之痛,和个人悲剧的无奈与悲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就是因为这首词,李煜被宋太宗指使人下毒毒死!”

 读书人讲述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和他的不幸遭遇,使勾栏瓦舍台上台下的观众不无敬服,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也向读书人瞥去尊重的眼神。

 马戏丑角郑斯文见火候恰到好处,叫福宁帝姬薛云霄退到后台;请福顺帝姬赵星珠(杨擎霄)出场。

 杨擎霄一袭白衣胜雪,怀抱一把紫檀木琵琶,发间只簪一支白玉簪,素净中透着几分出尘之气;快步走来,眼中含笑,一曲《霓裳羽衣曲》将人们的思绪带到大唐盛世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