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重生大宋朝老骥伏枥1952

第105章 艮岳瑰宝(第2页)

 政和七年(1117年),宋徽宗在汴京宫城的东北隅营建了艮岳寿山(也称万岁山);宣和四年(1122)竣工,艮岳完成后的第5年;金兵包围了汴京,艮岳只存续了5年便遭遇虎狼之师女真人的严重破坏;金兵移走不少巨石,但移不走华夏瑰丽的文化。

 这个伟大的工程修建起来后初名万岁山,后改名艮岳、寿岳,或连称寿山艮岳,亦号华阳宫。

 宋徽宗亲自写有《御制艮岳记》,艮为地处宫城东北隅之意;1127年金人攻陷汴京后被拆毁。

 艮岳,作为中国宋代着名的宫苑,在园林掇山方面称得上集大成者,可谓“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

 艮岳位于汴京景龙门内以东,封丘门(安远门)内以西,东华门内以北,景龙江以南,周长约6里,面积约为750亩。

 艮岳这座园林是由宋徽宗这位最懂艺术的皇帝设计,再由天下能工巧匠创造的。

 不仅享有了自然界的盛景,还创立了世界上不曾有过的美;园林模仿了天下最美的山水,一草一木一石都是有出处的,就连堆积成山的土壤也来自南方的名胜之地。

 院子里,种着枇杷、橙、柚、柑橘、荔枝、榔栝等南方水果,也有金蛾、玉羞、虎耳、凤尾、素馨、渠那、茉莉、含笑等着名的草本植物;还有许多珍禽异兽在山野间生活。

 艮岳一圈有十余里,主体是三座山、三个池塘。在东北方是最高的万岁山,也叫作艮岳山,山顶上有一个小亭子叫介亭。万岁山之南是寿山,寿山有东西两个山头。万岁山和寿山之间有一块巨大的盆地,盆地中间是平静的雁池,雁池北岸有着园林中最主要的建筑群,包括萼绿华堂、绛霄楼、书馆和八仙馆等。雁池的东西两面,是两列不高的小山岭(不算在三山之中),将寿山和万岁山连接起来。经过人工引水,有一条瀑布从寿山落下,流入雁池。

 园林里的第三座山在万岁山的西面,叫万松岭。万松岭以南,也是雁池的西北角,是另一个池塘——大方沼,大方沼的西面连接着第三个池塘——凤池。在大方沼里,有两个人工小岛,分别叫作芦渚和梅渚,小岛上各修亭子。

 万岁山和万松岭之间,从护城河里引来了一条流水,形成了幽深的峡谷。峡谷的水最终流向了大方沼。

 在万岁山之北,还扩建了大量的阁楼,突破了内城的限制,直到外城城墙。

 三座山之间有路相通,上山的路怪石嶙峋、腾云架栈,故意造得曲曲折折、充满艰辛,仿佛天然却处处带着匠心。走在山里,古树参天、鸟鸣兽啸,根本想不到这是在首都的内城中行走。但在不经意间,又会走到一座座精心设计的亭台楼阁,随处可以休息。

 园内有很多的名胜。有在嶙峋的怪石上堆土形成的飞来峰,虽然看上去是山,但故意不将土堆满,露出了下面的怪石;有一座小山上种了上万棵梅树,称为梅岭,梅岭的边上,是另一个种满杏树的山坡,被称为杏岫;园子里还有种黄杨的黄杨,植丁香的丁香嶂,错植着椒兰的椒崖,种着大量侧柏的龙柏坡,养竹的斑竹麓。这些地方不仅以各色的植物着名,更重要的是讲求形胜,土下的石头,土上的植物,山的形状,地的坡度,尖角的位置,洞穴的尺度,都必须表现出独具一格的轻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