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散仙,新的谜题2(第3页)

 三人只来得及眼睛瞪大,就被直接掀飞!

 “滚。”

 三人连滚带爬跑走。

 姒今朝一抬眼,发现虞长安和藏音都在看她,又乐呵呵扬起笑:

 “探讨得如何了?可需要本公子出谋划策?”

 虞长安苦笑:“正需兄台指点一二。”

 按照虞长安的意思,他们认为这道谜题难就难在:他们既不知对方所回答的含义,也不知对方所言究竟是真是假。

 因此要先用第一个关键问题,来破解出「拍手心」和「拍手背」,到底哪个是「是」,哪个是「否」。

 如若简单发问,直接问其中一个仙子:

 「拍手心」是「是」的意思吗?

 类似这样的问题,肯定是行不通的。

 就算「拍手心」对应的的确是「是」,那么「真言」会「拍手心」,「谎言」会「拍手背」,胡言可能「拍手心」也可能「拍手背」。

 得到的答案是完全随机,真假难辨,什么都证明不了,还白白浪费一次机会。

 但后来他们想到,如果加一个绝对正确的假设,再来提问。

 比如这样问:

 “如果我说,算学里一加一等于二,你会「拍手心」吗?”

 这就成了一个双重问句。

 一加一等于二,这毋庸置疑吧?

 先假设「拍手心」的意思就是「是」。

 那么问题就成了:

 “如果我说,算学里一加一等于二,你会回答「是」吗?”

 「真言」会回答「是」。

 所以她「拍手心」。

 因为「真言」只能说真话。

 (双重肯定等于肯定。)

 有意思的是,这样问了之后,「谎言」居然也同样会「拍手心」。

 “如果我说,算学里一加一等于二,你会回答「是」吗?”

 「谎言」本身肯定是要回答「否」的,换而言之,她不会回答「是」。但她是「谎言」,「谎言」只能撒谎,“不会”就变成了“会”,所以她最终给出的答案,也是「是」。

 即「拍手心」。

 两次否认之后,结果就成了肯定。

 (双重否定等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