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修为点(第3页)

 修为点汇聚速度也在提升。 

 七日时间,便从之前的69%提升到了98%。 

 离形成第五点还差2%。 

 最多一日,便可补齐。 

 这日一早,他如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城卫司画卯(签到)。 

 正常情况,若没有需要集体行动的特殊任务,画完卯便可返回自己管理的辖区例行巡查。 

 巡查内容包括维护治安、契票核查、无牌经营、身份查验等,涉及的事项不少,其中尤以契票核查最为耗时艰难。 

 所谓契票,实际上相当于前世发票,乃是大明帝国商税改革的核心产物之一。 

 自从三百年前造纸术和印刷术有了巨大突破后,大明契票便正式上线,并全面推开。 

 大明境内,凡从商者,达到一定规模,就必须到官府备案,获取‘准商牌’,凡获取‘准商牌’的商家想要卖东西,就必须花银子向官府特定部门购买‘契票’,凡有顾客购买东西,你就得附一张契票,数额只能等于或大于,决不能少,且要根据契票编号建立对应台账,不能有丝毫差错。 

 不止商家要给契票,顾客也要收藏好契票,尤其是一些值钱的商品,因为那不止是契票,还是权属证明。 

 没有契票,商家又无台账记录,你那东西就是黑货,被偷了抢了都无处说理,也不能再次进行买卖等。 

 如果商家故意不给契票,顾客可以投诉,一旦查实其偷税漏税的事实,就会被重罚,甚至查抄问罪,极为严苛。 

 不过好处也多。 

 凡获取‘准商牌’且依法经营的商家店铺不再缴纳其它任何费用,且受大明法律保护,敢针对这些‘合法’商铺实施抢劫、偷窃、捣乱等违法行为者,都算触犯大明律法,将受到严惩。 

 而那些非法经营者则不在此列,被偷盗打砸等都将无处申冤,且一旦查实,还将遭到官府重罚。 

 整体来说,契票的出现是大明商贸走向繁盛的核心之物,让大明因此一度鼎盛到了极点。 

 但在这个非信息化的古代社会,监管难度却超乎想象的大,想要杜绝偷税漏税现象,根本不可能。 

 能做的唯有加大核查力度,让商家们有所忌惮,最终将大部分商税收入国库。 

 所以每天的巡查任务中,契票抽查核验是最重要也最耗时的任务之一。 

 “小姜,先别急着走,宋大人有事吩咐。” 

 就在他画完卯打算离开之际,一人突然将他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