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朝廷封赏(第2页)

 这奏折走了两个月,也还算快的了,慢的走上半年都不一定到。 

 看到苏家的水力碓房和曲辕犁的折子,永泰帝对苏家的兴趣更加大了。 

 到现在为止,苏家做的一切,都是利国利民的,同时他也相信国师,国师没有恶意,仅仅是保护苏家人,那么,要不要帮国师一把呢? 

 第二天早朝时,永泰帝把景平县令关于水力碓房和曲辕犁的折子传阅给各大臣,待大臣们都看了一遍之后说: 

 “这水力碓房和曲辕犁于农事极为有利,于国于民有大用处,对于这贡献图纸的苏家,各位觉得该如何封赏?” 

 朝臣中有消息灵通的,己经知道前阵子从苏家拉了五百坛酒,一百来斤茶叶,及诸多极品琉璃等物,早就在盯着这些东西了,奈何皇上铁公鸡一毛不拔。现在机会来了,自然个个都要卖弄一番,皇上高兴了,指不定会赏些下来,听说这茶叶喝了百病消散呢。 

 “苏家于国于民有功,当升官进爵。” 

 “苏家聪明勤奋,当进宫面圣,当面封赏。” 

 也有反对的:“苏家以农事建功,以清贫之身骤然富贵,如若官职太大,恐失初心,不利于其农事创新。不若封赏其子辈。” 

 见到下面众臣想法不一,最后还是永泰帝拍板。 

 “敕封其女为福临乡君,封地青山镇,亨乡君俸禄。” 

 这下朝臣更迷糊了,按制,郡主乡君之类,都是给皇室旁支的一种荣誉封赏,只有俸禄,并没有封地,只有正儿八经的皇子,在成年后不能继承皇位,才有封地,连公主都很少有封地的。 

 这一个小小的乡君,竟然给了封地! 

 虽然只有小小的一个镇,那也是封地,这背后有什么深意? 

 在朝的都是人精,一时间,个个心思转动,试图抽丝剥茧,运筹盘算。 

 但没人出声反对,只有都察院左都御史曲明,因职责所在,不得不出列:“赐予异姓乡君封地,古来无例,与祖制不合,请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