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救人

 这天早晨,王掌柜亲自带人来拉鱼,还带来了一个壮汉。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这位是赵七,主家特意派来帮忙的。” 

 壮汉抱拳行礼,“以后要吵烦苏老爷了!” 

 王掌柜凑近苏大柱耳边,又轻声说了几句,苏大柱连连点头。 

 把俩人带到鱼池边,鱼池边的窝棚己经改成土砖房茅草顶了,油米柴盐,铺盖锅碗瓢盆这些赵七都带了,垒个灶就可以过活,又给赵七指认了家里的菜地田土,方便他自个摘菜吃。 

 自此,赵七就在苏家安顿下来,自做自吃,一人一狗,每天守着鱼池,也不来家里。 

 苏大柱对外宣称是岳家远房亲戚,家里过不下去,来投靠他的。 

 赵七明显是练家子,偶尔一次见到安虎在举大石头练习,觉得安虎有练武的天赋,征得苏大柱夫妻同意后,就每日教安虎一些武艺基础,就站桩和拉伸这些,安虎也乐意,有空就跟着赵七练习,他的小跟班们,也一起跟着练习。 

 家里多了几个帮手,一家子总算没那么忙碌了。 

 又有了些余钱,夫妻俩合计把家里小孩送去启蒙。 

 苏大柱认识些字,有闲时也教过几个小孩认字,孩子们上手都很快,尤其是安文,教一遍就会了,记性还好。 

 妥妥的是个读书的苗子啊。 

 安文己经十一岁,再晚就会耽误他,以前没条件不敢肖想,现在家里情况好些,咬咬牙也能负担得起。 

 这附近几个村子,只有张家村有个老童生,开了个私塾给人启蒙,学生六七个,有余钱读书的人真不多,苏大柱拎了些礼品,带着三个小孩去拜访张夫子,安虎十五岁了,个子己经是个大汉,实在不好意思去学堂。 

 过了青山桥向西就是张家村,两个村子隔河而望,张夫子家在村中央位置,西大间的布局,厅堂就用于教学,张夫子稍微考较了三兄弟,点了点头。苏大柱询问了束脩,一个学生一年二两银子,中午管一顿吃食,笔墨纸砚和书本自备,书是很贵重的,文具用品则是消耗品,光是启蒙,三个小子一年最少得三西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