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6章(第2页)

 “从晋阳至朔州的水泥路,现在已经快完工了。然后让建设局派人将长安城和汉中之间的水泥路修好,顺便把襄州的磷肥运到汉中去。” 

 想要富,先修路。 

 对于李想来说,这条水泥路可不是单纯的发家致富那么简单,而是关系到整个大唐的未来。 

 只有长安城中的政令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各州,这个庞大的帝国才能够继续有效的运行,否则的话,早晚会出问题。 

 “云中都督府大半的突厥人都已经迁移到了江南道,如果能够在朔州和突厥人之间修建一条水泥路,再在朔州和幽州之间修建一条水泥路,那么,河东、河北道一带,就可以彻底的安定下来了。” 

 眼看南洋水稻已经走上正轨,刘谨自然要为明年做打算了。 

 李想想下一年肯定是要大力推广棉花种植,可是关中上下,哪里有这么多好地种棉花? 

 这个时候,他的注意力自然要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 

 棉花比水稻和小麦需要的水要少得多。 

 但是大唐的北方,却是一大片无主的土地,虽然水利设施不是很好,但是却是最适合种植棉花的地方。 

 “有了这些水泥路,我们就可以随时调动军队,再也不用担心那些胡人的入侵了。不过,想要长久,就必须要除掉这些人。” 

 后世河南,山西,西疆,均为主要产棉区。 

 西疆暂且不提,山西、河南这两个地方,现在还在河东道、河北道的管辖范围之内。 

 这两处地方,除了临近关中的南方比较繁华之外,北部则是一片荒凉。 

 以朔州城为中心,一片荒芜。 

 利用好这片土地,首先要解决的是安全问题。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要把周围的胡人全部收服。 

 “王爷所言极是,以臣之见,现在的大唐,已经具备了平定天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