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7章

 梧桐村中的人,大多都是去年从关中道迁徙过来的,其中不乏燕王府的佃户,还有一部分人,则是跟随着燕王府来到襄州的。 

 看来,眼前这个农夫,也是其中之一。 

 “你在襄阳过得还习惯吗?我看今年的南洋大米,长势很好啊!” 

 李想连忙摆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开始和那名农夫攀谈起来。 

 “托燕王之福,襄阳之地,我等皆得百亩永业田。新开垦出来的田地里,南洋稻长势很好。虽然比不上渭水之畔那片肥沃的土地,但也是不错的了。” 

 王浚听到李想的话,整个人都兴奋起来。 

 李想问道:“你种了多少亩地?” 

 王浚:“大概有六十亩左右,到下半年的时候,大概能种一百多亩。” 

 李想说道:“加油吧,这可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王浚:“我知道,从明年开始,我打算在稻田里养点鱼,把府里那些管事教给我们的东西,推广到整个襄阳县。” 

 聊了几句,李想也大致了解了一下这个梧桐村的情况。 

 这些移民现在的生活状态,跟他想象的差不多,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理想。 

 幸好今年没有自然灾害,否则对于南洋水稻的推广会有很不利的影响。 

 至此,李想终于有时间考虑回京了。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李想回京之后,还会向观狮山书院的学生打听一下情况。 

 有了这些学生的前车之鉴,书院每年都可以派一些学生去各地历练。 

 到时候,狮山书院就可以扩大招生了。 

 …… 

 长安城西城,一年比一年热闹,一年比一年热闹,一年不如一年,一年不如一年。 

 虽然是六月,天气炎热,但街道上的人还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