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1章(第2页)

 “好,那就明天带我过去。” 

 …… 

 就在广州的甘蔗长势喜人的时候,长安城周围的勋贵们,也开始种植棉花这样的新东西。 

 石静哼着小曲,往棉花地里加了些肥料。 

 去年,他种了新的南洋大米和稻鱼,让他的收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来今年他还打算继续养殖稻鱼,但听邻居们这么说,他还是决定听燕王府的管家来种棉花。 

 李想分了一半给长安城的勋贵,剩下的也只有三千多亩了。 

 李想想让燕王府做大唐第一的棉布商人,但绝对不想做第一大棉农。 

 “石福贵,你跟去襄州的石马和石豪,有没有来信?” 

 另一边,石福贵也在忙着给棉花施肥,两人认识很久了,偶尔也会聊上几句。 

 “上个月,我接到一封信,说他已经在襄州安顿好了,正在忙着开垦荒地,让他放心,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事情发生。” 

 有句话说得好,家书抵万金。 

 这个时代,没有手机,也没有网络,想要把消息传出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这是因人而异的。 

 对于李想来说,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以派人去送信。 

 “放心吧,我听说关中这次去襄州开垦南洋水稻的人有数万之多,朝廷对此很是重视,一定会安排妥当的。” 

 石福贵的两个弟弟之所以会选择迁移到襄州,也是因为他的一句话。 

 所以这件事,两家人偶尔也会聊一聊。 

 “燕王亲自出京,视察南洋种植水稻之事,倒不是太担心石马他们种不出稻来,就是怕他们人生地不熟,受人欺负,生病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