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各方反应(第3页)

 马司令沉思片刻,说:“这样吧,咱们发个通电,就说支持华军维护国家尊严,不过具体行动,还是得看情况。”众人纷纷点头赞同。 

 而在南方,李军长的部队驻地,几个军官正在讨论此事。一个年轻的军官激动地说:“我觉得华军在高丽干得好!那些洋鬼子欺负咱们民国人这么多年,早就该有人教训他们了。就算国际上指责又怎样,咱们行得正坐得端!” 

 另一个年长的军官却摇头说:“话不能这么说,这国际形势复杂得很。华军虽然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这么一来,也给咱们国家带来了不少麻烦。要是处理不好,说不定会引发更大的战争。” 

 李军长一首静静地听着,这时他开口了:“不管怎么说,华军代表的是民国。咱们都是军人,在国家面临舆论压力的时候,应该团结一致。但同时,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军事训练,以备不时之需。” 

 在民间,百姓们的看法也是各不相同。在北平的一家茶馆里,几个老人正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一个老人叹了口气说道:“这华军在高丽的事儿,也不知道是福是祸。不

过那些洋鬼子也太欺负人了,自己到处侵略,还不许别人反抗。” 

 另一个老人点头道:“是啊,我听说华军在高丽还给百姓发粮食、办学校,这应该是好事吧?” 

 这时,一个年轻人站起来说道:“我觉得华军干得对!咱们民国人不能再被外国人欺负了。就算国际上指责,咱们也不能退缩。要是连这点勇气都没有,以后还怎么在世界上立足?” 

 茶馆里的其他人纷纷议论起来,有人支持年轻人的观点,也有人担心会因此引发更大的战争,让百姓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