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宋公明江湖求助,大官人暗地算计

 虽然李彦仙清醒了一瞬间但是下一刻,他又晕了过去。 

 王伦倒是也不着急,等李彦仙养好了伤势再说,不急于一时,他这身伤不养上个三个月四个月根本好不了。 

 既然他已经到了,那就证明其他几个人也快到济州府境内了,王伦时刻要做好“接收”准备。 

 但这次派人去救人,教训还是要吸取了。 

 看着鼻青脸肿前来报告的“打虎将”李忠和“小霸王”周通,王伦也意识到自己派去的人手武力值不够强的问题…… 

 下回再去,就让“屠龙手”孙安跟着,别赔了夫人又折兵,把自己派去的人再给搭进去,那就太过于得不偿失了。 

 而现在这个时间,济州府通判李铭顺正在自己家里会客。 

 他这些“客人”,都是他通过上报知府招贤纳士而弄来的人。 

 都有谁呢?有东溪村的“托塔天王”晁盖,“智多星”吴用,郓城县是“及时雨”宋江,“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横。 

 上次安家大公子提出让他建议知府征讨梁山泊飞提议,知府也已经同意了,随即李铭顺便提出了组件“民团”来协助攻打水泊梁山的提议。 

 这个意思,其实就是等于成立民兵组织,类似于晚清各个地方办团练。 

 清廷诏令各地办团练,并在南方诸省任命团练大臣。团练编制因地而异,南方城镇以坊为基层单位,乡村以都、图为主;一般在户籍保甲制基础上进行编成,即10户为牌,10牌为甲,10甲为保,保有保正,甲、牌各有长,合二三保或数保为一团。各户皆出壮丁,平时训练,有事出战。 

 所以,李铭顺也就借着办团练这件事情把这些人全都聚拢在了一起。 

 “诸位,水泊梁山已经严重危害我济州府的百姓,真是不得不除去了,召集诸位参与此次行动,若能建功立业,之后必然可以论功行赏,还望大家精诚团结,也给自己博一个好出身啊!” 

 李铭顺的演讲,别人都没有什么过大的反应,只有他“及时雨”宋江,听了之后非常高兴,直接举杯站起身来,手捧杯子,大声道,“是啊,通判大人说得对,我辈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报效朝廷的大好机会,宋江粉身碎骨,万死不辞!” 

 宋江想要当官的心思,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偏偏原著里面他还是个胥吏,入了吏籍,按理说就不可能通过正常途径当官,所以这么多年他都还是一个小吏。 

 换句话说,他也一直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能让自己“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机会。 

 他实在是太想进步了! 

 说实话,李铭顺都没想到这个“及时雨”宋江的反应会如此之大,甚至眼神之中都能看出来几分“狂热”的色彩…… 

 但这也无疑是好事,因为他原本想找这个“及时雨”宋江来了,就是想用他的人脉广,从而给自己招揽到更多的人才。 

 现在这个宋江表现得这么积极,岂不是说他会全身心给自己办事…… 

 好得很,好得很啊…… 

 于是,李铭顺故意说道,“宋押司的大名,我经常听人说起,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仁义君子,按说不该只在如此之位,今番若能立功,我必然表奏朝廷嘉奖!” 

 “如此,宋江甘为前部先锋!” 

 宋江已经激动的直接就要给他李铭顺跪下了,而李铭顺此时则伸手阻止了宋江,露出了他的真正目的。 

 “只是此次进攻水泊梁山,以武为尊,宋押司的武艺……” 

 这也是实话,以宋江那点儿本事,估计一个冲锋下去人就没了…… 

 “吴学究虽说也是武艺一般,但他已经出谋划策,策反了水泊梁山上的人,里应外合,照我看,宋押司的功劳,不该建立在武功之上……” 

 李铭顺这番话让宋江颇有点儿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只得一拱手说道,“请通判大人明示!” 

 “宋押司在江湖上绰号‘及时雨’,四方好汉都听你号令,如今也正是用人之际,为何宋押司不叫来三五好友,为国效命,他们立了功劳,你宋押司也有引荐之功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