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安置老兵(第3页)
“诸位,”宁远站在临时搭建的棚子前,“这片荒地虽然贫瘠,但只要用心耕种,必能有所收获。本太子给诸位一年时间,能开垦多少是多少。收成之后,我们按七三分成,你们七,本太子三。”
老兵们面面相觑,没想到太子竟如此大方。要知道,一般地主与佃户都是对半分,有的甚至要收取七成。
“殿下对我们太好了!”有人激动地说。
宁远摆摆手:“诸位都是为国流过血的功臣,本太子理应善待。现在给你们一个月的口粮和木料,你们先建些简易房屋。等秋收之后,再建正经的房子。”
老兵们感激涕零,纷纷跪地叩头。宁远连忙将他们扶起:“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如此。”
消息很快传到宁怀文耳中。他冷笑连连:“愚蠢!就凭你那点银子,还想养活天下所有的伤残老兵?”
他已打定主意,要给宁远找来更多的退伍将士。让宁远在仁义的名声下,被沉重的负担压垮。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他的意料。这些老兵虽然伤残,但都是经历过生死的硬汉。
他们不畏辛苦,互帮互助,很快就在荒地上建起了简易的住所。
有的人白天开荒,晚上还要轮流守夜,防止野兽破坏农具。
有的人身体不便,就负责煮饭送水。就连那些独臂和独眼的老兵,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计。
一个月后,已有近千亩荒地被开垦出来。老兵们将地分成几块,种上不同的农作物。
虽然第一年的收成可能不会太好,但他们并不在意。
对他们来说,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
更重要的是,他们终于找到了归属感,不再是无处可去的流浪者。
宁远经常来看望他们,有时带来一些药材,有时带来一些酒肉。
他会和老兵们围坐在一起,听他们讲述战场上的故事,也会询问他们的困难和需求。
渐渐地,这片荒地有了生机。老兵们不仅开垦出了良田,还在空地上种了些果树和蔬菜。
他们甚至计划着等秋收之后,要建一个祠堂,用来祭奠那些战死沙场的袍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