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张嘉志的想法

 听张静姝说要给爹修建书院,张嘉志不免对族中孩子学习情况有所好奇。 

 张安原主自由读书又有来历神秘的奶奶教导,学问自然是不差的,原主能小小年纪就高中秀才原主张安也是功不可没。 

 虽然张嘉志不敢打包票说张安能再教出几个秀才来,但若是让族里的孩子考出几个童生还是可以的。 

 本朝的县试和府试的考试内容就是四书五经的填空默写以及对其中内容的理解,之后根据内容写一篇命题作文,还有再就是一首试帖诗一首以及刑案判断,只不过府试的内容更有深度一些而已。 

 只要这些过了就能成为童生,有参加院试成为秀才的资格。 

 有张嘉志从府城鹿鸣书院带回来的那些策论卷子以及各种新鲜命题,再加上颜青芝从县城里搜集到的县太爷曾经写过的一些文章和这位县太爷以前出过的卷子。 

 足够张安琢磨出这位县太爷偏好的文风,之后针对性的对孩子们进行训练,考出几个童生还是没有问题的,明年再学一年转过年2月份应该就能出成果了。 

 虽然张安把教授族里孩子学习的任务接过去了,但那些《西游记》可没断了。 

 有家里家长的督促,加上《西游记》这个萝卜在前面吊着,孩子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超强那学习效率蹭蹭蹭地往上涨。 

 张安又把考试大法拿了出来,每次考试前三名都有奖励,不用太督促孩子们自己就会主动复习。 

 张安现在教起来简直不要太轻松,这些孩子可比他之前的学生会真是机会。 

 考出几个童生张嘉志并不觉得这件事很难,但若是继续往上考那就不单单只是努力的就可以做到的了。 

 不过张嘉志也没指望村里的孩子都能够科举做官,有个读书人的名头也能让他们在社会上有更多的选择,无论将来是务农也好,在作坊做事也好,或者是进县城里找活都能有更多的选择。 

 只有族里发展起来了,他们才会有更多的助力,哪怕官场当中没有更多的人,但村里读书人多也不敢让人小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