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卷王艾比兔子吉

第51章 皇储书房(第3页)

 “朕就纳闷了,是谁给你的胆量?!” 

 此时朱元璋脸色已然冷峻无比,语气毫无温婉之意。 

 韩宜可见状慌张起来: 

 “陛下,微臣身为监察御史,据闻风上奏本就无可非议!” 

 朱元璋再度冷笑: 

 “现今你不再是单纯的监察御史身份,只凭捕风捉影便妄图诬告当朝皇子,来人呀!拖下去交由天牢等候裁决!” 

 “遵命!” 

 可怜韩宜可在愣神间就被御前侍卫硬生生拖走。 

 瞬时间整个宫殿鸦雀无声,文武百官彼此观望。 

 大家皆知此刻乃是皇帝始料未及的震慑行动。 

 要是普通事件,此举措可能就会让一些诸侯暂时闭嘴不敢发声。 

 但这涉及丹书铁券之事性质特殊。 

 对朝中所有功勋家族而言,这张令牌即是保命之符,承载着帝王承诺。 

 若就这么不了了之,岂不是使这些令牌变为废纸一张?那份皇帝给予的约定也徒留空言? 

 谁能接受呢? 

 就在朱元璋刚刚把韩宜可收监后, 

 又一人挺身而出。 

 江夏侯周德兴! 

 “臣有本章欲陈!” 

 朱元璋双目一敛,心知肚明,真正的风暴这才拉开序幕。 

 眼见周德兴开了先河,其他人也开始蠢蠢欲动准备相继表态。 

 其他各位公侯仿佛心有灵犀似的,纷纷起身。 

 “微臣有事启奏!” 

 颍国公傅友德也迈步上前。 

 “微臣有事启奏!” 

 南雄侯赵庸紧随其后。 

 “微臣有事启奏!” 

 延安侯唐胜宗亦不甘落后。 

 “微臣有事启奏!” 

 保定侯孟瑛同样如此。 

 除了这五位受委屈者,其余公侯们也都争相表达。 

 开国的六大功臣与二十八侯中,除了那些在外领兵作战的和已经去世的,只有徐达按兵不动,未曾有所表示。 

 即使朱元璋心里早有预期,见此情景仍然心头一紧。 

 心中暗叹不已。 

 小子啊,你难道不明白自己给为父制造了多大麻烦吗! 

 就在此刻朝廷上正掀起狂澜。 

 紫禁城内,皇储书房。 

 一些年长的皇子聚在一块。 

 当下的他们完全无法专注于读书学习。 

 秦王朱桜、晋王朱楣与燕王朱棣三个人正商量解决策略。 

 “该怎么办呢?你们说该怎么应对?老五这次惹下滔天大祸,也不知他发什么疯,竟将持丹书铁券的贵族眷属斩杀。” 

 “杀一个就够惨烈的,居然接连杀掉五个,这下子满朝文武都要闹翻了。” 

 “必定遭受百官指责也是无法避免的,不知父亲皇帝会对老五做何种裁决。” 

 朱櫨带着忧愁的神情说道,眼中满是焦虑。 

 朱棣面露苍白喃喃低语: 

 “我就说过,不该这时候回京,真该和他一起回凤阳去!要是我跟着他的话,无论如何都会阻止这件错事的发生。” 

 “可恶,我当时怎么那么愚蠢,为何不跟他一起去呢?” 

 朱棣深感愧疚,觉得自己当时应该跟随朱梓一起前往凤阳,这样的话肯定能拦住他的错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