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出乎意料(第2页)
朱元璋仍然摇头表示质疑:
“就算是有两百辆马车也不见得有这样快啊?不全是轻骑兵,那么多车子即要装运装备还得载士兵和物资,能快速成什么样呢?
凤阳与京师少说得四五百里地远近吧,一个晚上他们究竟如何做到?”
朱标摇摇头说:
“这点我也参不透,但事实就是这样。”
朱元璋稍加思考后似乎明白了些眉目:“嗯,看来那小子制造的马车应该有特殊之处,你马上去调查具体情况并且盯紧老五那边动态变化。”
“遵命!”
……
等到了第三天早晨。
“什么?你说什么?老五如今到了怀庆府?”
朱元璋正悠闲地品尝着茶水,忽然一口全喷了出来。
他被彻底震住了。
昨日听闻朱橚竟能带领兵马从京师一夜间赶至凤阳府,虽然感到匪夷所思,但还能勉强接受。
可仅仅一天之后,对方竟又出现在怀庆府,离山西近在咫尺。
这样的速度怎不令他惊愕?简直是日行千里的节奏啊!
他转向朱标,疑惑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查清楚原因了吗?”
朱标点头回应道:“大体上已经有了答案。
五殿下制作的那些马车确实不同凡响——平稳、轻便,即便满载辎重,对马的速度也几乎没有影响。
这是儿臣从参与制造马车的工匠们那了解到的。
另外,从二弟那还得知,五殿下征用了两千匹普通马,把它们分散布置在北上的各驿站。
因此,无论走到哪
里,只需迅速换马即可前行,基本上从未停歇过。
而且,辎重营中的将士都在车上进食、休息,根本不必下车。
这正是他能快速抵达怀庆府的秘密。”
听完解释后,朱元璋更是叹服不已。
传统骑兵都讲究人困马乏之说,哪曾想自己的儿子竟如此操作——让士兵一路躺赢于车中,战马累了就换,疲惫时便安眠于马车厢内。
这般手段,岂不意味着五子的部队将比徐达那区区五万精锐铁骑还快赶到雁门关?而且对方还是精神百倍、士气高涨,而后者则风尘仆仆,疲惫不堪。
联想到这里,朱元璋眼中顿时闪出异彩。”老大的立刻去办吧,召集那三百名工匠,仿造出五儿设计的这种马车来。”
朱标莞尔一笑,“父皇莫急,儿臣早已经安排了这些人进入东宫,提供了足够多的材料进行加速赶制。”朱元璋颇为满意地点头表示赞赏,并突然想起一件事询问:“对了,徐达现在到哪儿了?”
朱标一听立即明白其中意味深长之处,故作镇定地道:“据报,在洛阳附近向怀庆进发呢。”听到这话,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好哇!这位徐天德带着五万精锐骑士先行出发三天,最终仍比不上我家小儿两天内运送补给物资的能力。
我很好奇等他们两支队伍在雁门关汇合的时候,这徐天德看到五郎的人马究竟是何反应呀!怕不是要找地方躲他的羞愧感了吧。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