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卷王艾比兔子吉

第1章 春季(第3页)

 “父皇,言出无悔啊!” 

 这般情形下,朱元璋也只能作罢,没有责罚。 

 随后他的目光转向朱橚,语气严厉道: 

 “那你呢?也去外面背书了?” 

 朱橚心中虽有千万个想要模仿四哥的想法,觉得自己可以背整本《论语》,可想到刚才朱棣的例子,他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父亲已经在四哥那里上过一次当,要是再学朱棣那样胡编乱造,指不定就得挨揍了。 

 朱橚摸了摸脑袋,装作憨厚的样子说道: 

 “儿子没去背书,而是下地干活去了。” 

 此话一出,不仅是朱元璋呆住,连其他皇子也都惊讶万分。 

 朱棣斜眼瞅了瞅朱橚,心中暗想: 

 老五啊,你也太没脑子了吧?居然找这么个荒唐借口? 

 朱标则白了朱橚一眼,平日里灵光无比,怎此刻却迷糊成这样? 

 朱元璋更是哭笑不得,这两儿子一个比一个不让人省心。 

 至少朱棣还会以读书为借口应付差事,这朱橚倒是好,干脆说跑去种地,简直不知所云。 

 “种地?你倒会挑!告诉你,咱们辛辛苦苦打下的这大明江山,供给你们吃穿,聘请最好的老师教你们知识,你倒好,竟然跑去种地!” 

 说着朱元璋抓起桌上的一本书就要向朱橚掷过去,这下子是真的被惹恼了。 

 朱橚急忙解释道:

 “由于先生教授的内容孩儿已能熟记于心,故心想父皇常说我们朱家人身居庙堂之高,却不可忘记根本。” 

 “因此突发奇想,想去感受一下民间百姓的生活不易。” 

 “古话说得好,一粥一饭,皆应知其来之不易;半丝半缕,也应时刻谨记物资艰难。” 

 “咱们家本就是寻常人家出身,今日的一切全赖父皇的英明果决,但父亲打下的这片基业,我们做儿子的怎么能轻易安享呢?” 

 “必须懂得父皇一路走来的艰辛和底层百姓生活中的困苦。” 

 “唯有深入体察平民的疾苦,我们做为儿子的才能更加深切认识到今日幸福的来之不易。” 

 朱橚这番言论,当场把所有人都镇住了。 

 朱樉心下暗忖,厉害啊,这家伙真有一套!老五果然能说会道,这么蹩脚的种地理由都被他讲得头头是道。 

 朱棣则悄悄glance了自己这位弟弟一眼,暗暗给他比了个大拇指。 

 天呐! 

 朱标看着自己的五弟则满脸欣慰,非常满意地点点头。 

 在所有弟弟当中,要说朱标最看好的便是朱橚了。 

 此子心思灵活,处理事情圆滑且能妥善化解各种困境。 

 方才这话一出,朱元璋必然不会再生他的气了。 

 此刻就连大学士宋濂也在细细咀嚼朱橚刚才的那番话: 

 “吃每一碗粥每一粒饭,都应当想到它的来之不易;用每根丝线每缕布时,都应恒久铭记物资生产的艰辛。 

 真才子!实在是大才!” 

 此时的朱元璋亦回过神来,望向朱橚的目光已然不同。 

 这孩子老五啊!实乃可塑之才!洞察深刻直达本质! 

 日后必成我朱家骏马! 

 离开大本堂后,朱橚偷偷抹了把汗。 

 “多亏我脑子转得快,要不然今天老头子怕是真要把我屁股打烂不可。” 

 抬眼一看天色已晚,便打算回住处休息。 

 忽然间,一个大掌重重拍在他肩膀上。 

 朱橚惊得浑身一哆嗦,差点叫出声来,还以为是老爷子站在身后。 

 不过随后耳畔传来了二哥朱樉豪迈的笑声: 

 “老五,今天真是厉害!居然把种地这种事也给你说得好听无比,我服了!” 

 朱橚黑着脸不满瞪着朱樉: 

 “吓人可是要吓死人的!” 

 朱樉哈哈一笑: 

 “就你老五还会有怕的时候?” 

 说着又搂住朱橚脖子压低声音道: 

 “小子,咱在京城的买卖真的火了!知道咱们这个月挣了多少吗?” 

 “五千贯呢!二哥以前想都不敢想一家店铺能赚这么多钱。 

 老实讲,我现在心里挺慌的。” 

 “原来以为只是赚些零头花花,谁能想到有这么大收获?要是让老爷子知道了,那麻烦可就大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