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卷王艾比兔子吉

第1章 春季

 1 

 洪武五年,正值春季。本文搜: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 

 大明朝正筹备着第二次向北征伐之事。 

 为此,开国君主朱元璋投入了大量心思。 

 整整十五万精锐骑兵与三十多万匹战马集结待命,蓄势待发。 

 这位满怀雄心壮志的帝王期望借此一役彻底铲除蛰伏北方草原、持续对大明政权构成威胁的北元残余势力。 

 然而就在临行前,谁来统领这十五万大军成了朱元璋心头挥之不去的烦恼。 

 依常理而论,这样关键的一次北伐行动非由他信赖有加且战功卓著的部将徐达挂帅不可。 

 可惜的是,多年征战让徐达成就赫赫战勋,其荣耀已然达到巅峰:在洪武三年那次大获全胜的首次北伐后,他受封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授以光禄大夫等众多荣誉头衔,并得魏国公的爵位、世袭特权及丹书铁券,俸禄更是高达每年五千石。 

 如此厚遇之下,似乎除了加封异姓王再无其它方式能够表示更高褒赏——而这恰好触及到朱元璋内心最为在意之处。 

 要知道,朱元璋虽未否定存在异姓诸侯的可能,但他决不允许任何一位活着的将领被授予如此权高位重的称谓,这是他坚守的原则之一。 

 因此,在任命徐达一事上便出现了矛盾:如果放弃这个最可靠人选又令人难以信任其他将领接手这样重要的任务,毕竟这次出征所投入的不仅是庞大的兵力资源,更几乎耗尽了全国可调配力量。 

 一旦失误不仅会使北伐功败垂成,还可能严重影响整个王朝根基稳固,反过来想若依旧启用徐达则又担心对方因屡建大功而导致功高震主的问题。 

 正当陷入纠结之时,他的爱妻马皇后提出了个建议——与徐达联姻,通过建立亲密关系来增进彼此信任,同时也是另类形式上的嘉奖。 

 经过考量,朱元璋最终采纳了这个方案。”那爷告诉你,这些秧苗可不是普通的水稻,是能带来金山银山的宝贝疙瘩。” 

 朱橚说着,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可是新改良的稻种,一亩地能打八百斤粮!而且适应性极强,在北方一样能长得好!等秋天丰收了,我们不仅能吃上更多白米饭,朝廷还能省下不少屯粮的钱。” 

 小柔听得瞪大了眼,难以置信地问道:“真有这么神奇?奴婢从未听过世间竟有如此优良的稻谷。” 

 朱橚得意地翘起嘴角:“当然真!要不是爷亲自盯着、亲自试验,这种好东西也轮不到咱们先种。 

 等到技术成熟,推广出去,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另一边的大本堂内,气氛却与偏殿的轻松截然不同。 

 朱元璋听完宋濂结结巴巴的解释后,脸色愈发阴沉。 

 皇子们竟然逃课,还是当着五经师宋濂的面,这让龙颜大怒。 

 他没有多说,只留下一句话:“退堂以后给朕一份交代。” 

 转身出门时,朱元璋目光落在晋王朱棡身上,淡淡地道:“你也回去吧,今日的功课不算,明日加倍补齐。”即便对这位聪慧的皇子颇为欣赏,但他仍无法容忍丝毫懈怠。 

 回到乾清宫,朱元璋独自坐在书案前,将这件事默默盘算了一番。 

 他知道自己的儿子个个天资不俗,可若是没了管教,难免贪玩成性。 

 尤其老四和老五,从小便桀骜不驯,如今居然胆大包天地敢旷课,实在令人忧心。 

 正在此时,宦官急匆匆前来通报道:“陛下,燕王和齐王在外面候旨,请问是否召见?” 

 听到这里,朱元璋眉头锁得更深了。 

 这两个儿子果然跑来请罪了,只是不知是否真心悔过。 

 他冷冷道:“让他们进来!” 

 “你可知我这稻谷种植,产量如何?” 

 小柔憨态可掬地摇头:“奴不知晓。 

 不过,爷您种的东西定非凡品。” 

 朱橚颇为受用小柔的称赞。”告诉你吧,我种下的水稻,在北方亩产可达千斤以上,且能一年两收。” 

 “若是南方,则亩产可达千四百斤左右,且可三季收获。”小柔听完略显困惑,“这么高啊,真是挺多的。” 

 然而她并未完全了解亩产过千斤意味着什么,仅是觉得数字惊人。